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要闻纵览

守护绿水青山赋能低碳发展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2-12-14 15:50:06  作者:高雅 袁丰悦 杨晨 陈丽莎
  飞鸟翔集,山谷应声;流水潺潺,行云片片。初冬的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云雾缭绕,既有古树银杏洒落一片金黄,亦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景象。

  村里的春林山庄靠着这番美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11月21日,春林山庄聚满了游客,一盏竹灯让山庄显得古香古色。老板潘春林站在柜台边,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安吉县供电公司员工维护草荡湖光伏设备和储能设施。 董振茂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如今的余村,低碳民宿越来越多,电气化设备随处可见。从“一处美”“一片美”到“全域美”,清洁电让绿水青山“底色”更重、金山银山“成色”更高、共同富裕“本色”更亮。

  “两山论”引领绿色共富

  “现在的余村山清水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到处都是游客,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在潘春林的记忆里,矿山,曾是余村的一个象征。

  20世纪90年代,余村是远近闻名的矿山村。潘春林曾是矿山上的拖拉机手,全家的收入几乎都来自矿山。采矿为余村带来了经济收入,但日益恶化的村庄环境也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大量石灰渣堆在山坳里面,夏天一下雨,泥水横流。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政府下决心整治污染,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水泥厂和矿山陆续关停,余村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潘春林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为了吸引游客,潘春林联合当地供电公司对山庄实施全电改造。山庄里安装了智能面板控制平台,游客点击智能面板,就能选择离家、回家、阅读、休息等多种生活模式。平台会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及室内温度,并关联控制音响、空调、窗帘等。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余村考察。看到余村的变化,他十分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当时的场景,潘春林还历历在目。在农家小院里,习近平同在场村民亲切交流。两年多来,村民们始终忘不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努力保护好优良生态。

  “从2020年3月到现在,我的民宿接待的游客超过了30万人。”潘春林说。好生态为余村带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也让村民幸福感节节攀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我们村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我要将这个美丽的故事讲给四方游客,让更多的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电网在山川大地延展,绿色电能支撑社会生产生活。从江南水乡到西北大漠,从锦绣川蜀到齐鲁大地,驰骋大江南北的清洁电能留下连绵的绿色足迹。绿色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追风逐日绿意十足

  “有了光伏板,水质更好了,鱼的存活率也提高了。我在草荡湖投入了5万尾鱼苗,今年预计总收入15万元左右。”11月25日,安吉县梅溪镇的养殖户贾玉山说。

  梅溪镇草荡湖养殖面积为1700亩。为助力地方渔业绿色转型,安吉县在草荡湖投运了光伏发电装机5万千瓦的渔光互补项目。“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绿色水产养殖发展新模式不仅助力地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还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浙江做好清洁能源供给的增量文章,让电力成为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的强劲动能。

  国网浙江电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网弹性,积极助推新能源发展。当绚丽的朝阳从地平线升起,一片片光伏板熠熠生辉;当阵阵劲风吹拂大地,一座座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把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绿色电能。

  截至10月底,浙江新能源发电装机达3081.42万千瓦,同比增长37.08%。今年1~10月,浙江新能源发电量达380.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45%。

  绿水青山入画来。从安吉到整个浙江再到祖国大江南北,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故事愈发生动。

  数智引领一“码”当先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共富之路怎么走?唯有向绿向新。

  11月24日,在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供电公司的碳效工程师朱宏达为企业负责人周永带来了一份依托“碳效码”生成的“能效账单”,综合分析企业能效情况,制订了精准定容和精准补偿两个系统优化方案。方案计划帮助企业缩减10%的变压器装机容量,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10万元,减少碳排放25吨。

  “供电公司的‘碳效码’就是我们降本增效的秘籍。”周永说。

  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国网浙江电力推出基于国网新能源云的“碳效码”,汇集工业企业水、电、煤、气、热等39类能源数据,围绕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耗总量、能耗强度4个核心指标,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为企业精准降碳“导航”。

  经过不断迭代升级,“碳效码”形成了智能分析企业碳效水平和碳中和进程的评价体系,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与“浙政钉”“浙里办”等平台贯通,实现碳效率“一码掌握”、碳治理“一屏掌控”。碳效评价结果在绿色工厂、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等工作中得到深度应用,为企业转型打开“绿色大门”。

  目前,“碳效码”已覆盖浙江省41个行业,涉及11个地市的493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为9817家碳效评价水平落后的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诊断,节约3.2万吨标准煤,累计帮助企业争取绿色金融贷款101.7亿元。

  绿水青山展笑颜。无论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还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电力都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奋力书写着为美丽中国赋能的绿色答卷。(高雅  袁丰悦 杨晨 陈丽莎)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