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农电文苑

读出智慧来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4-25 09:53:29  作者:遥远

  曾有一位文学家把读者分为四类:沙漏,进去多少流出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样不变,甚至还脏了些;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出来,留在里面的全是豆渣;采宝石的苦工,淘汰矿渣,只捡纯净的宝石。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精神宝石,也就是说,读书要读出新的智慧来。

  书里有人间冷暖、家国历史,读一百本书会有一百种人生体验。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把自己封闭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看不到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生活如果缺少书香,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只有以书为伴,才能让我们的人生积蓄能量,驶向广阔浩瀚的海洋。

  我们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就会产生思想。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看法与众不同,就应该把自己的心智公之于众。

  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偶尔会出现一闪即逝的灵感火花,这种灵感的闪现并非只限于诗人、作家、天才,很多普通人都有。可惜的是,我们总是不留意自己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丢弃了,实在很可惜。

  在一些书籍中,我们常常读到令人难忘的情节、语言或思想,它们既新鲜又熟悉——这是我们经历或感知过的,所以熟悉;新鲜则是因为它们道出了别人之所未道。有些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其中的有些思想是我们也曾经产生过而又放弃了的,作家却记录下来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我们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更在于我们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倘若我们能运用到实际中且创造了新内容,那便是继承了前人的学识,传承了前人的智慧。能做到读书而又不唯书,能借鉴别人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思想,就说明我们成熟了、进步了。

  今天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当代版的《红楼梦》,也不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而是需要反映当下的社会环境、凝聚当代人生活情感的思想和书写。只有从复杂丰富的现实汲取营养、从鲜活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的文字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随着人类学识渐增,人们必将悟出许多前人所没有的感受,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前辈聪明多少,而是接受了前辈的学问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感悟。我们站在前辈智慧的基石上来看世界,会比前人站得高、看得远;而后人又在我们的基础之上思考和书写,那将又是一番崭新的景象。这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道理——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向前发展的。

  书籍教会我们分辨的智慧,带给我们与逆境相处的勇气,给予我们处变不惊的内心。书籍就是人类通向文明的阶梯。我们读书就是为了站在这个阶梯的高处,传承前人的思想和智慧,书写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充满活力地把前人的文化基因镌刻在当下的文字里,使我们古老而悠久的精神传统不断更新、生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