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地方新闻

创新管理谋实效 “蟹苗之乡”产业兴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10-15 19:51:24  作者:韩晓磊 郑云飞 刘朝雪

  供电所名片

  安徽宣城供电公司宣州供电服务中心水阳中心供电所

  员工数量:29人

  服务对象:28个行政村、社区和1个开发区的3.4万户客户。

  服务特色:推行区域化网格模式提升服务速度;通过配网“手拉手”建设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出“党建+”延伸服务提升用电体验,助力产业振兴。

  “老葛,最近用电没啥问题吧?”10月11日,安徽宣城宣州供电服务中心水阳中心供电所员工来到水阳镇新竹村金新河蟹苗种合作社,了解用电需求,检查用电设备。

  “从‘十一’到现在,螃蟹一天一个价。水泵、增氧机都得用电,你们上门服务,我们更有底了。”合作社负责人葛其寿说。

  水阳镇有中国“蟹苗之乡”之称,有蟹苗、成品蟹养殖合作社101家,产出的蟹苗、成品蟹等销售到全国。为更好地服务养殖户用电,水阳中心供电所划分网格整合客户经理服务资源,提升响应速度,以配网“手拉手”+“精益化”运维提升供电可靠性,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区域化网格 服务提速

  水阳镇几乎是“家家有蟹塘、户户养蟹苗”,蟹塘遍布,每个蟹塘旁都有下火线、空气开关等,塘内都用着增氧机和水泵。“以往,我们依托一个中心供电所处理各类故障,提供服务。但抢修任务的路程大多都比较远且水域分布复杂,蟹塘位置很难找。员工们耗时耗力,抢修效率却不高。”水阳中心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唐良龙说,“蟹塘有些设备不能长期浸水,否则会有漏电、触电风险,所以巡检线路要保证频次,提高巡检效率很重要。”

  2020年4月,水阳中心供电所实行区域化网格服务模式,安排24名客户经理按居住地就近原则组建区域化网格服务单元,1名台区客户经理和负责其他网格的5名客户经理组成1个区域化网格服务单元,共设4个单元。一名客户经理平时负责离家较近的供区内线路的巡查,同时一个区域化网格服务单元的另外5名客户经理定期开小组会,了解自己负责网格外的线路运行情况等。1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另外的5名客户经理可支援。

  8月3日5时许,新庆村养殖户王寿根自装的空气开关损坏,导致增氧机断电。他给供电所打去电话。家离蟹塘最近的网格客户经理孙斌接到任务后,立即联系同事一起到现场为王寿根更换了开关,用时不到30分钟。

  自建立区域化网格后,供电所员工抢修平均到达时长为17分钟,比之前平均时长减少20分钟。

  完善电网布局 供电更可靠

  水阳镇水网密布,部分区域进不了机械和车辆。今年3月,在10千伏双盈115线架设过程中,水阳中心供电所员工手抬肩扛架设了总长14.2千米的线路,实现了蟹塘用电全覆盖。

  “螃蟹养殖要遵循时间规律。冬季蟹塘放水、清淤、蓄水,需要大功率水泵,对负荷要求高。平时,蟹苗对温度、氧气、水质敏感,保证供电可靠性又成为重中之重。”水阳中心供电所所长曹宏明说。

  7月26日晚,受第六号台风“烟花”影响,水阳镇2条10千伏线路发生倒杆停电。水阳中心供电所临时启动“手拉手”联络预案,及时转移线路负荷恢复供电。

  “水温20至25摄氏度时,蟹苗产量会大幅增加。以前,我们就怕恶劣天气时停电。现在遇到恶劣天气,我们也不怕了。”红星家庭农场负责人钱红星说。

  2016年以来,水阳中心供电所落实宣城供电公司配网“手拉手”建设改造要求,制订建设及改造方案,有序实施改造。目前,该供电所18条10千伏线路具备有效联络,有效联络率在78.26%,大幅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党建+”延伸服务 养殖户用电放心

  8月20日,在燕君家庭农场蟹塘里,自动水泵和增氧机为蟹苗供氧。水阳中心供电所党员服务小分队检查完电力设备后,又向养殖员徐贵宝介绍增氧控制器操作注意事项。

  “这些年,我家蟹塘的电气设备从半自动到全自动更新多次了。每次用新设备,我都就找供电所的师傅上门给指导指导。”徐贵宝说。

  2019年开始,水阳中心供电所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建+服务蟹苗养殖”活动,将17名党员分组,建立4支服务小分队,由党员带头分类建立“电力服务”微信群,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服务。服务小分队在业余时间上门了解用电需求。该党支部把延伸服务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党员等荣誉的依据之一。

  “去年,我们一下子上了3台增氧机、2台排水泵。负荷突增,多亏供电所师傅提前了解情况,给公用变压器增容了。”水阳镇长沟村宏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宏华说。

  在供电所党员陈鹏的微信上,网格“电力服务”群一直处于置顶状态。水阳中心供电所17名党员保持在线状态,关注养殖户用电状况和需求。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