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环保 > 焦点头条

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新华网发布时间:2022-05-27 16:50:39

  5月26日,由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发布。

  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开展夏季臭氧治理攻坚,臭氧浓度上升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2021年,PM2.5、PM10、O3、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137微克/立方米、9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1.1毫克/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六项污染物浓度均下降。若不扣除沙尘影响,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1微克/立方米和63微克/立方米,分别比2020年下降6.1%和上升6.8%。

  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

  数据显示,研究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基本完成,溯源完成率80%以上,各地整治污水直排、乱排排污口7000多个。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发现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全面完成黄河干流上游和中游部分河段5省区18个地市7827千米岸线排污口排查,登记入河排污口4434个。

  2021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主要江河监测的3117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7.0%,比2020年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占0.9%,比2020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质为优。监测的1017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7.1%,比2020年上升1.2个百分点;劣Ⅴ类占0.1%,比20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均为优。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治和耕地涉镉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加强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69.27万平方千米。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监管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国新办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组织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完成28个省份148个自然保护地1767个问题点位的实地核实调研。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试点。命名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77,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0年相比基本稳定。

  生态质量为一类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东南部和秦岭—淮河以南;二类的县域面积占32.1%,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昆仑山、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类的县域面积占32.7%,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阿拉善西部、青藏高原中西部和新疆中南部;四类的县域面积占6.6%,五类的县域面积占0.8%,主要分布在新疆中北部和甘肃西部。

  在生态多样性方面,中国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数127950种。其中,动物界56000种,植物界38394种,细菌界463种,色素界1970种,真菌界15095种,原生动物界2487种,病毒655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746种和7类,大熊猫、海南长臂猿、普氏原羚、褐马鸡、长江江豚、长江鲟、扬子鳄等为中国所特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