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新闻

宋海良参加致公党中央“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调研座谈会并发言

中国能建发布时间:2022-03-30 00:00:00  作者:曾雪莹

3月30日,致公党中央召开“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调研座谈会,研讨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发展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副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工信部副部长、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徐晓兰出席会议。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作为四家受邀中央企业代表之一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宋海良在发言中表示,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中国能建结合自身优势特点,紧紧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个碳中和的关键命题深入思考,系统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25”原则,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精准发力,编制发布中国能建《践行“30·60”战略白皮书》,成立“30·60”研究院,坚持尊重“六个根本”,研究解决能源电力“六大问题”,处理好“两大辩证关系”,一是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要形成优优互补、强强联合的关系,二是把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间的不稳定不平衡关系,变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三大系统友好关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绿色健康发展贡献能建的智慧和力量。



宋海良围绕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提升电力输送效能、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煤电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积极支持高效清洁煤电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先导与布局”作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储能行业标准,组建储能技术产业联盟,构建以市场为核心的储能价格机制,全方位体现储能的多重价值;加快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快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调度模式由传统的“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互动”的新协调控制模式转变;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大型能源电力央企在能源领域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方面的系统集成优势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理论实践经验,牵头组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开展行业重大新技术攻关,推动双碳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特别优先在南亚、东南亚建设若干个电力能源外送大通道,完善通道沿线及周边国家地区电网主网架,实现输得出去、引得进来,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劲能源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致公党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中央企业、中国能建数科集团负责人,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