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电建雷锋”一直在身边

水电六局发布时间:2022-03-08 09:01:15  作者:何英莉 卢熙舜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由此,平凡却伟大的雷锋精神传承至今。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是六局人的“必修课”,一代又一代六局人,接续传承,用实际行动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强而有力的“电建动能”。

2011年,中国第四、世界第七,令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开始筹建,六局建设者走进了这片“五谷丰登的坪子”。可是,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富饶和生机,小小的村庄,交通闭塞、生活清苦,许多青壮年走出了大山,走进城市打工谋生,以期改变清贫的现状,老人、儿童留守在这里,守着贫瘠的土地,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了解了驻地现状,乌东德施工局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一个又一个充满爱心、满怀诚意、矢志传承雷锋精神的六局职工聚在了一起,与四川省会东县乌东德镇中心小学拉起了手。

从2017年到2019年,志愿者协会由30名志愿者发展到百余人,多次策划组织了“建设共青团希望水窖”“甘泉送水”“秋收帮扶”“捐资助学”“六一慰问”等一系列关爱帮扶活动,为孩子们带去300多套洗漱用品、200多个铅笔刀、120多支自动涂卡笔等物品。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爱的陪伴,志愿者们分成多个看护小队,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辅导孩子们功课,陪他们做游戏、一起画画,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阵阵笑声。一幅幅画作在孩子们的笔下流淌成歌,画中有快乐嬉戏的童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斑斓的色彩、多姿的世界,身着工装、戴着红色安全帽的电建职工在画中参与着孩子们的现在和未来。一个个“电建雷锋”用真心的关爱、真诚的奉献,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至2019年,水电六局志愿者们共资助18 位优秀学子,资助金额共计4.4万元;累计帮助4 位大学生,资助金额超万元,成为乌东德水电站“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乌东德施工局“疫情防控青年先锋队”挺身而出,承担起宣传统计、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重要工作。

团委书记鱼小波,在疫情暴发后迅速做出反应,还在家休假的他与分公司和项目部领导提出申请,组织20余名志愿者克服困难,组成第一梯队返回岗位。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紧缺,志愿者们东奔西走,多方筹措,一个个“雷锋”的身影,为项目职工和协作队伍筑起坚实的屏障。

刘芮岑,每天奔波于各个营区,张贴宣传标语,拉着移动音箱,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给工区人员宣贯疫情防控知识,每天对办公区及施工场地进行消毒、通风,给返岗隔离人员检测体温、送饭,暖心地陪他们说话,缓解焦虑的情绪。

阚丽颖,负责物资采购、发放等工作,这个漂亮可爱的“90后”姑娘,一夕间由“女神”变成了“女汉子”,搬运物资她从不落在人后。成箱的消毒液分量不轻,她着急分发给同事,扛起来就走,身边的男同事忍不住吐槽她:“平时连自己的快递都拿不动的人,这工夫好像跑得比我还快,原来是装的呀!”其实,这个时候谁还会计较这些呢,阚丽颖深知同事们在采购这些物资时有多么不易,几个男同事为了采购口罩,在厂家门口蹲了三天,连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饿了就在厂门口啃几口面包、喝点水,大家都在努力,她自然也不能落后。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是他们对雷锋的礼敬。

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项目部提出“防疫工作力度不减,施工进度不停,施工质量不降”的工作要求,施工局青年责无旁贷,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疫情期间,正值3号、4号导流洞下闸蓄水,为确保安全蓄水,不论刮风下雨,青年先锋队日夜轮流,坚持到岗巡视,落实好缺陷整改工作。在发现导流洞永久堵头迎水面侧持续渗水后,施工局迅速组织抢险工作,经过5天5夜的奋战,打赢了一场抢险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了下闸蓄水。

质检部副部长高文涛,坚守现场两天两夜,全身上下都湿透了,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毫无怨言。同事为他带去了替换的衣服,才发现背心下的皮肤都泡得发白了,皱在一起,让人看了心疼。

2020年初,乌东德工程步入下闸蓄水关键施工期。当时,右岸尾水出口围堰爆破拆除是个制约因素,工期紧、任务重。围堰爆破工程量大,光是现场钻孔装药过程都需要十几天时间,根本无法满足目标要求。青年先锋队的20多名年轻职工和党员干部再次申请“出战”,临时组织劳动竞赛,分组、分白夜班进行装药比拼。夜晚,围堰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寒冷的江风不停地吹过,作业条件十分艰难。在连续奋战三天两晚后,装药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并在第5天完成了围堰出口爆破拆除任务,爆破质量堪称完美。

  谁说雷锋精神落伍了?谁说新时代不需要雷锋精神了?谁说雷锋是一阵风,三月来四月走?不,“雷锋”一直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动情地谈到雷锋精神,号召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新的时代赋予“雷锋精神”更深厚的意义,在中国电建、在水电六局,他化作了一个个“电建雷锋”,像一颗颗螺丝钉,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何时,他们都用最强音告诉人们—雷锋,一直在身边。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