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赫东的施工“秘籍”

水电十五局发布时间:2021-11-23 20:13:25  作者:王宇亮

“他,一定是有什么施工秘籍”。莲湖区第一学校项目物资部主任刘峰说。

“赫总啥都懂,问什么都知道,有赫总就感觉我们有了“定海神针””,莲湖区第一学校项目工程部技术员周伟说。

“其实我也不是有什么秘籍,只是……….”赫东扶了扶鼻子上的眼镜,谦虚的说。

赫东,1990年出生,201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安市莲湖区第一学校及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总承包部生产经理。在赫东身上既有“80后”的踏实、纯朴、勤奋、奉献,又有“90后”的热情、果敢、干劲和梦想,在大家眼中,他是对工程质量“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质量控”,也是危险面前身先士卒的“定海神针”,更是知识渊博,乐于助人的老大哥。

施工秘籍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赫东的技术水平是杠杠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在他那里总能得到妥善解决,他是技术管理的“活字典”,更是严格把关的“质量控”。

有次在综合楼钢筋绑扎过程中,钢筋搭接长度并没有满足规范要求,赫东要求钢筋班组重新进行钢筋绑扎,“钢筋搭接长度差一点半点不会出什么问题,下次我们进行钢筋绑扎的时候再按照你的要求来吧”施工班组技术人员说。“我们技术管理把控的就是那一点半点的问题,这次必须整改”一向对待工人极好的赫东在这件事上很严肃也很坚持。

“赫总,钢筋绑扎时搭接长度是不是一定要让班组重新做?”一名实习生问道。“如果这一次问题不大,没有要求整改,那这次检查的最后结果就会被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当成标准,一个环节差一点、最后差的可不是一点,而是安全质量隐患,我们做工程的人一定要坚持技术质量标准,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牢记在心里。”赫东语重心长的给实习生说到。

平时对待工人极好的赫东在把控施工质量时流露出的笃定和坚持,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也让大家对把控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和认识,精益求精,控制好每一道工序标准,严把质量关,使他成为了项目所有技术人员学习的榜样。

施工秘籍二:事必躬亲,身先士卒

“我在别的项目时候,生产经理来现场很少啊,现场就几个施工员,你们赫总怎么每天都来现场”一名钢筋工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到工人中间去看他们施工,可能很难找出质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天到现场看看,最少可以了解到工人的施工水平,比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要好的多。”赫东这样说道。为了让施工方案符合现场情况,赫东大量收集施工现场的施工数据以及与工程相关的数据,在参照技术规范的同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可实施的施工方案。

作为项目班子成员,赫东不怕苦、不怕累,时刻准备着为工程建设作奉献。2020年7月中旬,进入伏汛季节的西安市市陡降暴雨,中学楼施工现场周围的水位急速上升,暴雨冲毁了中学楼基坑周围的防护墙,赫东连忙冲出办公室没顾得上穿雨鞋雨衣便与项目部工程部的同事一起进行排水。

“张科,你赶紧去仓库拿水泵,咱们这个抽水泵坏了”

“李龙,你去拿铁丝和手钳把管子接上”

赫东一边用铁锹清理排水沟,一边向工程部的两名同事说到。这时已经凌晨一点,莲湖区第一学校项目部水电工程师李龙对赫东说:“东哥,你回去休息会,你看你衣服裤子都湿了,别感冒了”“我没事,你们先去休息”,赫东一边擦拭着眼镜上的雨水,一边笑着对李龙说道。

在非常险情面前,赫东保持清醒的头脑冲锋在前,临阵指挥,他的沉稳和担当像是一个“定海神针”,让一同与险情抗争的同事们有了必胜的信心。

“他总是像老大哥一样置着我们,有他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有时候写汇报材料东哥就陪着我们一起加班,为我们提建议作指导。”工程部的王红帆说到。“东哥是我们工作中的“定海神针””,王宏帆补充说。

施工秘籍三:勤于钻研,乐于助人

赫东白天在各工作面熟悉现场环境,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晚上在安静的灯光下聚精凝神的梳理图纸,有时候遇到图纸与施工现场不符时,他便抱着图纸去施工现场详细勘测,确定施工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练就了大家眼中的“活字典”。赫东不骄不躁,始终把不断学习作为技术岗位的垫脚石和方向盘,给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赫总,你的一级建造师考试是怎么过的,我今年准备考,怎么学习效率会比较高,你帮我们支点招呗?”赫东腼腆的笑着说:“每天至少学习三个小时以上,利用碎片时间,就会有成果。”赫东于2018年12月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正如他所说,利用碎片时间,长期坚持就可以结出硕果。

他常常在午休的时候看一些技术施工类书籍。他总是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中午大家休息了,比较安静,就可以思考一些最近施工中新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后续的施工安排。”热爱学习的他已成为项目部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和动力,“要想更快的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一定要脚踏实地,多学习”谦虚的赫东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晚上,当所有办公室的灯都熄灭的时候,一定还有一盏灯亮着,必然是赫东办公室的灯,这已经成为莲湖区第一学校项目部的共识”莲湖区第一学校项目部办公室的孙玉兰说。

深夜,赫东还在办公室里看技术规范。“赫总你怎么还没有休息?”已经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的孙玉兰问道,他抬起头扶了一下眼镜,笑着说:“明天综合楼五楼高支模方案专家评审会有一个技术参数需要一些基础数据作为参照,我梳理一下。”

“赫总没有架子,问他问题他比你还高兴,他总是说,能够认识到施工中的问题说明思考了成长了。”项目部一名新来的实习生说。

赫东对工程知识的不断学习与思考,当好了技术管理的“活字典”、做好了日常工作的传帮带、成为了项目部所有人学习的榜样。腼腆的笑容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踏实进取的个性是他对待工作的方式。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咋们的学校大楼一栋栋的拔地而起,这样每天睡的踏实,过的也踏实。”赫东谦虚的说,也正是由于他面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面对危险身先士卒,冷静指挥,知识渊博且乐于助人的他成为了大家工作中的“定海神针”,这就是赫东,这就是赫东的施工“秘籍”。

左(一):工作中的赫东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