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龙头广东爱康迈向GW级俱乐部

发布时间: 2016-04-13   来源:本站编辑

不久前公布的2015年三水区纳税大户榜单中,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爱康”)“成绩”惊人,纳税额增长约4倍,首次超过5000万元。
 

众所周知,国内光伏行业于2011-2012年遭遇“寒冬”,并在2013年下半年实现触底反弹。随着近两年国内出现光伏电站投资热潮,光伏发电装机量猛增。据媒体报道,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GW,同比增长逾40%,累计装机量达到约43GW,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国家。
 

 

从行业“寒冬”走向新一轮增长,作为三水光伏龙头企业的广东爱康经历了什么?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广东爱康董事长陈刚。他表示,现在光伏行业整体形势不错,广东爱康已经坐稳广东光伏电池行业头把交椅,同时也处在全球光伏电池行业第一梯队。
 
陈刚还透露另一条重要信息,广东爱康正在建设新生产线,有望年内将现有产能扩大一倍,达到1.6GW,向光伏电池GW级俱乐部进发。 撰文:陈奕凯 经科 摄影:陈奕凯
 
行业洗牌去掉95%产能
 
“我们去年纳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抵扣期结束,实际上业绩增长没有纳税那么夸张,大约增长20%-30%。”陈刚说,今年扩产后增长更快,预计年产值超过30亿元,增幅超50%。
 
事实上,目前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扩张阶段。占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份额近50%的“硅基组件超级联盟”6大成员中,除英利绿色能源外,各家近两年均公布了不同规模的扩产计划。仅阿特斯阳光电力今年就计划投入4亿美元,用以大幅提高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
 
可就在四年之前,光伏行业仍处在“去产能”的阵痛之中。陈刚说,2011-2012年是光伏行业洗牌期,去掉了95%的产能。广东爱康采取了提前去产能的做法规避风险。
 
2012年,由于投资过热、需求放缓造成的产能过剩,在美股上市的11家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全面亏损。其他中小型光伏企业则面临银行抽贷的危机。陈刚于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光伏‘双反’引起了银行恐慌,只要是与光伏有关的企业,都要抽贷,广东省几家做晶硅电池的,只剩我这一家了。”
 
转机出现在2013年下半年。行业洗牌后,光伏市场供需逐渐实现平衡,国内主流光伏企业如晶科、英利、阿特斯等在2013年三季度财报中均显示出扭亏为盈的态势。与之相符的是,广东爱康也在2013年下半年由去产能转向满负荷生产。
 
“我们已经连续满负荷生产1000天了,春节都没停工。”陈刚在3月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广东爱康让部分工人轮休,另外聘请了几百名临时工保障生产。
 
度过洗牌期之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往往竞争力变得更强。据介绍,目前广东爱康在光伏电池细分领域已处在第一梯队,同时也是广东唯一一家上规模的晶硅电池厂商。“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企业,有8家在我这购买电池。”陈刚说,“以前我们也做小客户,现在转型只做大客户。”天合光能、晶澳、晶科、阿特斯、台湾新日光等知名企业均是广东爱康的客户。
 
除了市场空间打开,广东爱康的技术沉淀也在加速。记者梳理广东爱康已获得的92项专利发现,其中60项是在2015年授权的,超过前4年授权量的总和。另据陈刚介绍,广东爱康有34项专利正在批准过程中。
 
技术积累后甚至给陈刚带来了“幸福”的烦恼。他说:“很多同行来我这挖人,我们只好用加薪来应对,以前我们是人才输入,现在变成了人才输出。”据介绍,目前广东爱康员工规模达1200人,其中有60多人是专职研发人员。
 
虽然时下有关光伏行业再次迎来春天的声音不少,但陈刚在谈话中却表露出谨慎乐观的态度。“困难一直都有,以前的困难是没有钱生产运作,现在的困难是要想办法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在扩大发展和资金周转之间取得平衡,比较幸苦。”他认为,在技术、市场和融资等方面,广东爱康仍有很大努力空间。
 
技术领先半步避免淘汰
 
晶硅和薄膜两大技术路线之争,是光伏行业的经典话题。2014年9月,曾有一次光伏大佬隔空喊话事件。当时,以保利协鑫、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晶硅阵营,和以汉能薄膜为代表的薄膜阵营,双方通过多种渠道激辩技术路线。一方认为晶硅电池成本低、转化率高,是市场主流,另一方打“情怀牌”,认为薄膜组件可以缝在衣服上,让人类能够像绿色植物直接利用太阳能。
 
陈刚显然是晶硅技术的拥趸。他将晶硅与薄膜之争比作面板行业的液晶与等离子之争。“论技术,等离子不比液晶差,但行业中大多数企业投入液晶,使得液晶能在极短时间内提高品质,降低成本;而等离子只有一两家企业在做,投入少、研发速度慢、降成本速度慢,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了。”陈刚说,同理,薄膜也不是技术问题,只不过行业的大多数选择晶硅,使得晶硅更快地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
 
据悉,2009年薄膜组件市场占有率为16%,晶硅为83%。5年之后,因晶硅组件价格大幅下降,且技术提升效率高于薄膜,晶硅组件市场占有率升至91%,薄膜只剩下9%。“薄膜已经变成小众市场了”,陈刚说,广东爱康之所以坚持晶硅,是因为“一家企业不可能引领这个行业,我们选择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的一份子。”
 
广东爱康在光伏行业历次的技术变革中都做出跟随主流的选择。抗电势诱导衰减技术(PID-Free)是前两年光伏行业的技术热点,用于解决光伏组件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
 
早在2013年就有企业推出PID-Free产品。2014年二季度,英利绿色能源产能的50%以上实现了PID-Free。广东爱康在2014年7月才申请首个PID-Free产品专利。但据陈刚介绍,广东爱康同样在2014年实现全部产能量产PID-Free产品。可见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之短。
 
背表面钝化技术(PERC)则是去年以来成为光伏行业的“新宠”,据称可提升0.7%-1%的光电转换率。无锡尚德和天合光能分别于去年4月和今年1月推出了应用PERC技术的产品。广东爱康则在去年12月获得了首个PERC产品的发明专利。陈刚称,广东爱康可能在今年年底把全部产能换成PERC产品。此次从获得专利到量产,广东爱康或许要“等”一年时间。
 
PID-Free量产化中的“快”和PERC量产化中的“等”,反差的背后却是相同的“领先半步”策略。陈刚认为,在新技术领先一步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投入和回报的不确定性,领先半步是更稳妥的策略。
 
据介绍,光伏行业每2-3个月就有新技术出现,每1-2年就有重大技术变革发生。广东爱康在研发层面对所有技术的可能性都进行前期的开发和储备,但不急于大规模量产。“别人投入了生产线,验证了技术的成熟性,第二天我们就全部换掉。”陈刚夸张地说。
 
陈刚认为,光伏行业的淘汰是残酷的:过于超前地投入新技术,资金周转困难,就可能成为“烈士”;过于落后也不行,行业内新技术量产后3-5个月内,若是跟不上,就会被淘汰;如果选择了缺乏竞争力的技术阵营,更可能整个产业链都被淘汰。“就像马拉松长跑,比体力耐力,始终要在第一梯队,松一口气,落下去就永无翻身之日了。”他说。
 
5年内光伏发电成本或降至3毛一度
 
1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GW,同比增长逾40%;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达到约43GW,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再度传出重磅消息,中国国家能源局表示,目标于2020年争取新增100GW光伏装机。同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和组织也发表文件,明确“十三五”期间的光伏扶贫规模为15GW。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光伏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过去‘两头在外’的说法已经不存在了,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原材料方面最新的技术也在中国”,陈刚说,政策风向也有转变,去年年底,国家工信部将光伏和风电移出过剩产能名单,意味着光伏企业将更容易获得金融支持。
 
然而,陈刚认为,光伏行业要真正取得稳固的市场,只有降低发电成本这一条路。据介绍,目前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发电成本约0.4元/度,华南地区约0.7元/度。“随着技术发展、光电转换率的提升,光伏发电成本5年之内可能降到0.3元/度。”陈刚说,届时再加上环境成本优势,光伏将是最便宜的能源。
 
事实上,如果与5年前相比,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据悉,5年前光伏发电成本约4元/度,现在最多已经下降10倍;5年前晶硅电池光电转换率约为16%,目前广东爱康的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率为18.5%,单晶硅电池则达到20%以上;5年前晶硅电池价格约12元/瓦,现在降至2元/瓦。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进步可能加速光伏发电成本下降。除了前述PERC技术有望将光电转换率提升1%,三水另一家光伏企业——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在研制的跟踪智能支架,有望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提升15%-40%。
 
据介绍,保威新能源是一家光伏支架系统厂商,其与华为合作开发的智能支架可跟随太阳旋转,并对风、雨等天气变化做出应对,以此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
 
对此,陈刚认为广东有望发展光伏产业集群。“爱康是做电池的,保威是做支架的,另外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就是华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企业信义光能在深圳、东莞和江门都有基地。”他说,只是欠缺一个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大型光伏组件企业,导致目前产业链分散的状况。

      关键词: 光伏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