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江苏新能源:因海而生,向海而兴

风机厂家维护人员给值班员讲解

  1月17日22点52分,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滨海风电场集控中心传出了阵阵掌声,滨海风电项目首回路8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标志着集团公司首个自主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迈入试运行阶段。

  奋斗数月,终迎海上风。为了这一刻,江苏新能源分公司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参建单位努力拼搏、全力以赴,按照建设“出精品、出经验、出管理、出人才”的要求,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努力打造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平台、生产运行的基地”,谱写了一曲“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海上风电之歌。

海之魄: 勠力同心,项目务期必成

  ——2017年12月3日,海上升压站和陆地集控中心送电成功。

  ——2018年7月30日,海上风电机组和35千瓦海缆全面连续施工。

  ——8月2日,首个单桩基础沉桩完成。

  ——11月4日,首个单桩基础风机吊装成功。

  ——12月3日,首回路8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

  ——12月25日,滨海风电12回路首批风机、箱变、35千伏海缆带电冲击成功,标志首批机组正式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2019年1月4日,首台风机一次成功并网,实现了集团公司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顺利投产。

  ——1月17日,滨海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回路风机全部并网发电。

  滨海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共安装96台风力发电机组,通过12回35千伏海底集电线路,汇集到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再由3根220千伏单芯海底光电复合缆输送到陆上集控中心。

  为了确保首批机组及时并网,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江苏新能源分公司按照“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精品工程标准,克服建设时间紧、施工难度大、管理任务重的困难,上下联动、积极谋划。为克服船机进场,设备供货带来的进度压力,该公司积极联络各参建单位,主要领导数十次往返相关单位,协调施工船舶和设备进场;施工全程紧盯海上作业窗口时间,安排专人每日对供货进度、施工进度进行统计分析,时刻了解生产一线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海上运输计划,做好施工船舶、设备的配合衔接;在首批海上机组吊装完成后,按照提前制定的调试计划,指挥施工、调试单位争分夺秒进行机组消缺、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力争实现机组“一次送电、一次并网、一次成功”目标。为加快推进首批机组并网,滨海风电一边忙施工一边跑手续,从2018年12月18日到26日短短8天时间内,连续办理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前质检报告、发电业务许可证、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等关键性手续,为首回路风机按时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工程一线的每一点进展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每日通过微信群、工程日报关注滨海风电一线施工情况。当得知部分员工由于工作需要必须长期坚守在海上升压站和海上施工船上时,江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永力第一时间发来慰问,要求做好前方员工的生活保障工作,切实提高海上人员的工作条件。

  2019年的元旦,恰逢海上施工和并网调试的关键阶段,江苏新能源分公司三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滨海风电项目一线,与全体员工一道值班,为工程保驾护航。

海之心:波涛汹涌,我们迎难坚守

  滨海风电项目选址在江苏盐城古黄河口附近海域,这里风大浪高、气象复杂,在当地人口中素有“宁走天边,不走黄河尖”之称。正因为如此,这里是天然的优质风资源区。

  引水方知开源艰。开工后,滨海风电项目面临海洋极端气象的严峻考验,仅8月、9月就遭受“云雀”“温比亚”等数十次台风的袭扰,平均每月可施工窗口期仅有十余天,创历史最低纪录。然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海上施工的特殊复杂性,让他们越挫越勇,更锻炼出了江苏新能源人的干劲和闯劲,铸造出了江苏新能源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之魂。

  他们因地制宜、临海求变,创造性提出“能陆上、不海上,能水上、不水下”的施工原则,将部分复杂的海上施工转为陆上进行,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安全性;他们严格执行“业主带班制度”“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在所有施工作业面派驻业主监督员,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监督网;他们无论是国庆、元旦还是中秋佳节,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都选择坚守在施工第一线,以厂为家,以海为家。

  ——为早日与省调完成风机后台、风功率后台、风机监控后台、一体化平台、AGC、PMU、安全检查装置等设备调试项目,风电场场长带领运行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缺的困难,为实现首回路风机顺利并网创造了条件。

  ——项目成员坚守海上升压站13天,在零下6度的情况下,克服淡水紧缺、食物单一的困难,即便无法洗漱,依然认真对海上升压站设备进行定点巡视,对海缆部分进行重点测温,只为确保海上升压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海之魂:白手起家,人才茁壮成长

  作为集团公司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新能源分公司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一无管理经验,二无专业人员的情况下,该公司主动摸索、自主学习,积极吸收行业内先进管理经验,探索海上风电工程管理模式和生产运维模式,做好数据对标,找差距、补短板,从零做起,组建项目公司和项目管理部,建立海上风电人才培养机制,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争创海上风电精品工程。

  为培训出一支人才队伍,该公司领导班子定策划、抓重点、把方向,围绕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从各自分管角度提出培训课题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同时边学边考、立行立改、以考促学,真正避免虚学、假学,推进学习效果向工作实践转换,即使在繁忙的工程建设期间,该公司仍挤出时间组织员工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不断鼓励每位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在讨论座谈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使新知识、新技能以最快速度、最大范围进行传播,让每位员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

  截至现在,该公司累计组织内部培训共135人次,约20人考取各类资格证,累计发表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批专利9项。自项目核准以来,该公司共承担集团公司4个海上风电科技创新项目,并联合同济大学开展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建设智慧型滨海风电场提供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

  正如在滨海项目现场一对父子兵所感慨的:“海风虽然苦涩,但梦想是香甜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苦,努力将项目打造成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平台、生产运行的基地”,为集团公司输送更多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人才。

  在集团公司、江苏公司的指导关怀下,在江苏新能源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下,该公司始终坚持“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总要求,为集团公司海上事业的发展和新能源领域版图的开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大唐江苏新能源:因海而生,向海而兴

作者:刘震天 尚杨  发布时间:2019-02-12   来源:电力网

风机厂家维护人员给值班员讲解

  1月17日22点52分,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滨海风电场集控中心传出了阵阵掌声,滨海风电项目首回路8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标志着集团公司首个自主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迈入试运行阶段。

  奋斗数月,终迎海上风。为了这一刻,江苏新能源分公司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参建单位努力拼搏、全力以赴,按照建设“出精品、出经验、出管理、出人才”的要求,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努力打造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平台、生产运行的基地”,谱写了一曲“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海上风电之歌。

海之魄: 勠力同心,项目务期必成

  ——2017年12月3日,海上升压站和陆地集控中心送电成功。

  ——2018年7月30日,海上风电机组和35千瓦海缆全面连续施工。

  ——8月2日,首个单桩基础沉桩完成。

  ——11月4日,首个单桩基础风机吊装成功。

  ——12月3日,首回路8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

  ——12月25日,滨海风电12回路首批风机、箱变、35千伏海缆带电冲击成功,标志首批机组正式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2019年1月4日,首台风机一次成功并网,实现了集团公司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顺利投产。

  ——1月17日,滨海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回路风机全部并网发电。

  滨海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共安装96台风力发电机组,通过12回35千伏海底集电线路,汇集到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再由3根220千伏单芯海底光电复合缆输送到陆上集控中心。

  为了确保首批机组及时并网,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江苏新能源分公司按照“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精品工程标准,克服建设时间紧、施工难度大、管理任务重的困难,上下联动、积极谋划。为克服船机进场,设备供货带来的进度压力,该公司积极联络各参建单位,主要领导数十次往返相关单位,协调施工船舶和设备进场;施工全程紧盯海上作业窗口时间,安排专人每日对供货进度、施工进度进行统计分析,时刻了解生产一线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海上运输计划,做好施工船舶、设备的配合衔接;在首批海上机组吊装完成后,按照提前制定的调试计划,指挥施工、调试单位争分夺秒进行机组消缺、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力争实现机组“一次送电、一次并网、一次成功”目标。为加快推进首批机组并网,滨海风电一边忙施工一边跑手续,从2018年12月18日到26日短短8天时间内,连续办理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前质检报告、发电业务许可证、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等关键性手续,为首回路风机按时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工程一线的每一点进展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每日通过微信群、工程日报关注滨海风电一线施工情况。当得知部分员工由于工作需要必须长期坚守在海上升压站和海上施工船上时,江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永力第一时间发来慰问,要求做好前方员工的生活保障工作,切实提高海上人员的工作条件。

  2019年的元旦,恰逢海上施工和并网调试的关键阶段,江苏新能源分公司三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滨海风电项目一线,与全体员工一道值班,为工程保驾护航。

海之心:波涛汹涌,我们迎难坚守

  滨海风电项目选址在江苏盐城古黄河口附近海域,这里风大浪高、气象复杂,在当地人口中素有“宁走天边,不走黄河尖”之称。正因为如此,这里是天然的优质风资源区。

  引水方知开源艰。开工后,滨海风电项目面临海洋极端气象的严峻考验,仅8月、9月就遭受“云雀”“温比亚”等数十次台风的袭扰,平均每月可施工窗口期仅有十余天,创历史最低纪录。然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海上施工的特殊复杂性,让他们越挫越勇,更锻炼出了江苏新能源人的干劲和闯劲,铸造出了江苏新能源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之魂。

  他们因地制宜、临海求变,创造性提出“能陆上、不海上,能水上、不水下”的施工原则,将部分复杂的海上施工转为陆上进行,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安全性;他们严格执行“业主带班制度”“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在所有施工作业面派驻业主监督员,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监督网;他们无论是国庆、元旦还是中秋佳节,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都选择坚守在施工第一线,以厂为家,以海为家。

  ——为早日与省调完成风机后台、风功率后台、风机监控后台、一体化平台、AGC、PMU、安全检查装置等设备调试项目,风电场场长带领运行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缺的困难,为实现首回路风机顺利并网创造了条件。

  ——项目成员坚守海上升压站13天,在零下6度的情况下,克服淡水紧缺、食物单一的困难,即便无法洗漱,依然认真对海上升压站设备进行定点巡视,对海缆部分进行重点测温,只为确保海上升压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海之魂:白手起家,人才茁壮成长

  作为集团公司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新能源分公司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一无管理经验,二无专业人员的情况下,该公司主动摸索、自主学习,积极吸收行业内先进管理经验,探索海上风电工程管理模式和生产运维模式,做好数据对标,找差距、补短板,从零做起,组建项目公司和项目管理部,建立海上风电人才培养机制,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争创海上风电精品工程。

  为培训出一支人才队伍,该公司领导班子定策划、抓重点、把方向,围绕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从各自分管角度提出培训课题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同时边学边考、立行立改、以考促学,真正避免虚学、假学,推进学习效果向工作实践转换,即使在繁忙的工程建设期间,该公司仍挤出时间组织员工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不断鼓励每位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在讨论座谈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使新知识、新技能以最快速度、最大范围进行传播,让每位员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

  截至现在,该公司累计组织内部培训共135人次,约20人考取各类资格证,累计发表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批专利9项。自项目核准以来,该公司共承担集团公司4个海上风电科技创新项目,并联合同济大学开展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建设智慧型滨海风电场提供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

  正如在滨海项目现场一对父子兵所感慨的:“海风虽然苦涩,但梦想是香甜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苦,努力将项目打造成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平台、生产运行的基地”,为集团公司输送更多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人才。

  在集团公司、江苏公司的指导关怀下,在江苏新能源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下,该公司始终坚持“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总要求,为集团公司海上事业的发展和新能源领域版图的开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力, 大唐江苏新能源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