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的烙印

作者:陈湘伟 发布时间:2017-05-19   来源:中国电力网

湘江河畔石峰山下有个美丽的电厂。

六十年前,这里荒芜一片。然而,国家一五规划项目,九机九炉,苏联援建发电小机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安家落户。

历经了三次技改扩容,进行过几次称谓的变更,烙下了电企改革的印迹,从一个发电企业跻身为上市公司。是昨日建设者们挥洒的汗水,造就了今日白石港琳琅满目的商铺,灯火万家的高楼,四通八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北大门从这里开始续延,链接着城市的中央,展示着一个时代工业文明的画面。这里曾经是湖南电力的骄子。

白石港、贺家土路段,由轮渡到桥梁,留下过祖辈、父辈忙碌的身影;留下过他们勤劳铿锵的脚步,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划破了多少个双浆,踏平过多少深深浅浅的沟坎。

泥泞荆棘小路,到宽敞的柏油、水泥马路,渐渐地覆盖着这些历史沉重的痕迹。酷暑寒冬,夜幕降临,挥之不去祖辈、父辈们欢乐奔涌的劳动背影。

汗水……泪水……鲜红的血液……蒸腾在这片蔚蓝洁净的天空。

从小机组、小容量,到技改升级扩容,环保改造;由过去的“冒黑烟”到如今的“冒白气”,近乎零的排放。几代株电人的白发银鬓,发际高抬所汇聚的绿色品牌的梦幻,遥想当年哪一位不是靓丽的小姑娘或帅气的小伙。

我站在魏巍的烟窗下,爬上宽敞明亮钢结构的高大厂房,行走在高温高压现代化的集控室,看不到结满的尘埃,闻不到刺鼻的怪味,目前排放指标仅是十年前的百分之一。坐在那网络化办公室,信息的传递没有距离,对标监控全覆盖管理。能想象当年祖辈、父辈们一台座机、一辆单车的苦涩环境,如果没有他们夜以继日的建设与付出,哪有今天的株电?

昔日难再,惟有多慨!哺乳之恩,夙夜不忘。把祖辈,父辈的叮咛与嘱托,牢记在心头,烙记于胸,根植于髓。将他们吃得苦、霸得蛮、敢担当、善打硬仗的精神在践行中代代传承。

改革有阵痛,企业发展总会相遇瓶颈,岁月把沉甸甸的接力棒“发展可持续”的责任传给了现代株电人。六十年,多少青丝换成了白发,旧时的思念循环着今天的迷离,曾经辉煌的家已错落至今发展的悬崖,是悲观的走上黄昏,还是坚强自信地去迎接黎明?

发展可持续的新征程中没有胆怯与回避,只能用株电人自己宽厚的肩旁扛起一个个责任,挺直脊梁,对标一流,夯实每一个脚步,践行大唐精神,与湘水同行,与改革共鸣。不折腾,不埋怨,不嘲弄,昂首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株电人的脚步注定在追梦潮中又一次把沟坎抚平,演绎着最动人的风景。

湘江多情,风光迷人。

      关键词: 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