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发电规模化发展遇阻

  在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传统能源日趋紧缺的背景下,积极探寻和发展海洋能源,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路径。

  然而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潮汐能开发,存在资金投入较少,科研力量分散的问题,与先进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应积极引导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合作,依靠科技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潮汐能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瓶颈。

  资源量与开发程度不匹配

  资料显示,海洋中的潮汐、波浪、海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盐度差能的存储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它们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属于新能源范畴。其中,在全球范围内,潮汐能属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可预知性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高质量能源。

  在潮汐发电领域,欧洲各国拥有浩瀚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因而有大量、稳定、廉价的潮汐资源,在开发利用潮汐方面处在世界前列。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潮汐能发电站是1966年投运的法国兰斯潮汐能发电站,北美地区首个潮汐能发电站是1984年投运的安纳波利斯皇家发电站。

  我国发展潮汐能起步较早,1957年在山东建成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80年5月,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揭开了我国较大规模建设潮汐电站的序幕。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不但解决了浙江的能源短缺,而且经济性上亦有竞争力。

  据了解, 我国潮汐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可开发的潮汐发电装机容量达215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19亿度。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就先后建了50座潮汐电站,但目前只有8个电站正常运行发电。

  开发成本高且装机过小

  目前,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海洋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我国海洋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国家海洋局2018年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重点围绕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强化工程示范带动,推进企业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海洋能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促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到2020年,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全国总装机规模超过5万千瓦,建设5个以上海岛独立电力系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潮汐能虽然具有开发前景,建设不受国土面积影响,设备也可以发展多样性功能,但相较于其他再生能源而言,其面临建设、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发电量低等发展困境。

  上述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海洋能储量丰富、品位高,开发潜力巨大,但规模化开发利用难度很大,目前主要受制于相对较高的成本和较小的潮汐范围,质优的潮汐能多存在于突出的海岬或海峡,降低了潮汐能总体的利用率。“另外,装机容量过小也是推广难的原因之一。如今中国海上风电4MW机组已越来越多,规模上不去,发电成本很难降下来。”

  记者了解到,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支撑服务体系此前几乎一片空白,产业规划、研发目标、设备标准、试验海域、测试依据缺失,导致海洋能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摸清了海洋能资源分布,搭建了海洋能标准框架,同时借鉴国际海洋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启动了国家海洋能试验场建设,加快突破严重制约海洋仪器装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以及从实验室试验走向海上实际应用等瓶颈。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潮汐能发电规模化发展遇阻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在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传统能源日趋紧缺的背景下,积极探寻和发展海洋能源,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路径。

  然而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潮汐能开发,存在资金投入较少,科研力量分散的问题,与先进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应积极引导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合作,依靠科技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潮汐能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瓶颈。

  资源量与开发程度不匹配

  资料显示,海洋中的潮汐、波浪、海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盐度差能的存储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它们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属于新能源范畴。其中,在全球范围内,潮汐能属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可预知性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高质量能源。

  在潮汐发电领域,欧洲各国拥有浩瀚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因而有大量、稳定、廉价的潮汐资源,在开发利用潮汐方面处在世界前列。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潮汐能发电站是1966年投运的法国兰斯潮汐能发电站,北美地区首个潮汐能发电站是1984年投运的安纳波利斯皇家发电站。

  我国发展潮汐能起步较早,1957年在山东建成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80年5月,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揭开了我国较大规模建设潮汐电站的序幕。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不但解决了浙江的能源短缺,而且经济性上亦有竞争力。

  据了解, 我国潮汐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可开发的潮汐发电装机容量达215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19亿度。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就先后建了50座潮汐电站,但目前只有8个电站正常运行发电。

  开发成本高且装机过小

  目前,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海洋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我国海洋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国家海洋局2018年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重点围绕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强化工程示范带动,推进企业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海洋能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促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到2020年,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全国总装机规模超过5万千瓦,建设5个以上海岛独立电力系统,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潮汐能虽然具有开发前景,建设不受国土面积影响,设备也可以发展多样性功能,但相较于其他再生能源而言,其面临建设、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发电量低等发展困境。

  上述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海洋能储量丰富、品位高,开发潜力巨大,但规模化开发利用难度很大,目前主要受制于相对较高的成本和较小的潮汐范围,质优的潮汐能多存在于突出的海岬或海峡,降低了潮汐能总体的利用率。“另外,装机容量过小也是推广难的原因之一。如今中国海上风电4MW机组已越来越多,规模上不去,发电成本很难降下来。”

  记者了解到,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支撑服务体系此前几乎一片空白,产业规划、研发目标、设备标准、试验海域、测试依据缺失,导致海洋能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摸清了海洋能资源分布,搭建了海洋能标准框架,同时借鉴国际海洋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启动了国家海洋能试验场建设,加快突破严重制约海洋仪器装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以及从实验室试验走向海上实际应用等瓶颈。

      关键词:电力, 潮汐能发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