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焦点新闻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4-05-22 16:11:34  作者:金雨双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110千伏吉克普林输电线路穿过禾木牧场。努尔别克·努尔曼 摄

  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责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电网力量。

  构筑生态屏障

  让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

  巍巍铁塔、条条银线,跨越山河,点亮万家。

  长期以来,公司持续助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一张大电网覆盖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生态屏障。

  年初,水利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公司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配套电力工程项目群、江苏大规模海上风电消纳配套500千伏电网工程、辽宁川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4项工程入选。这些工程或采用技术手段减少占地面积和土石方量,在建设中避让多处生态敏感区,或通过优化施工方式减轻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标准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公司深入落实“四全两控”环境保护管理总体要求,持续深化电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全面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精准管控,在电网规划阶段优化选址选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全力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电网建设阶段精心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树木砍伐,保护了工程所在地和线路途经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电网可持续发展。

  毛乌素,蒙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在毛乌素沙漠里,有一条输电线路被称作荒漠输电的“绿色走廊”,这就是2011年投运的±660千伏宁东—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该工程宁夏段有20%的电力铁塔位于沙漠地带,受大风影响,易发生沙丘堆积埋过塔腿及回填土被吹走后塔基裸露在外等情况,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自2012年起,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采取生物治沙模式固定流沙,通过种植苗木、撒播草籽等方式有效遏制了沿线土地沙漠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线路塔基沙埋问题,同时也节省了线路的运维成本。

  从广袤的沙漠走向青山绿水间,近年来,公司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注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致力形成电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之初就同步启动了山体修复工作,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立即恢复生态,相关环保成果形成了《抽水蓄能电站生态防护技术》专著。辽宁清源抽水蓄能电站实现施工及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零排放”。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成功引进国内先进的植被混凝土复绿技术,实现边施工边复绿,让水库原本裸露的岩石边坡表面植被新芽快速萌发。

  公司始终秉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原则,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以“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为目标,致力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探索电网和不同生物物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之路,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绿电方舟”启航

  守护生物基因宝库

  5月9日,在位于福建云霄县漳江入海口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漳州供电公司青年员工陈主其全神贯注地操控无人机,查看保护区内水鸟及各类动物的活动情况。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我国北回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今年,公司“绿电方舟”项目在这里落地,吸引了漳州供电公司众多员工踊跃投身项目实践。该项目在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无人机机巢,由漳州供电公司员工操作无人机对保护区开展自动化巡护监测,建立保护区日常巡护监测档案,辅助红树林管理人员对红树林的生长范围及分布演变进行科研分析。

  “绿电方舟”是公司立足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任务、助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而打造的社会责任项目。该项目以珍稀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为保护对象,通过在栖息地及周边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研究、实践工作提供可靠清洁电能、数字化转型工具等,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干扰,为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百山祖冷杉已成功培育母树种子实生树83株,母树下自然萌发幼苗600余株,野外种群基地面积扩大到82亩,回归种植4000株,苗圃地内还保留有5000余株苗木,成活率达92%。

  在浙江丽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丽水供电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百山祖冷杉为保护对象,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微网及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大电网-微网无感切换,实现核心区域全时段100%绿电供应。

  自2022年起,“绿电方舟”项目在浙江宁波象山韭山列岛、浙江丽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浙江台州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福建福州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乌鲁木齐白鸟湖湿地6个项目点开展保护区零碳微电网建设、生态零碳观测屋搭建等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累计参与设计8类珍稀动物和31类珍稀植物的保护方案,积极探索电网和不同生物物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之路。

  建设绿色电网

  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

  美丽中国,万物生长。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公司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不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探索实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电网工程前期规划、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

  在电网运行维护方面,公司不断丰富“生命鸟巢”“候鸟生命线”项目内涵,通过在候鸟栖息地和输电线路周边开展鸟类活动分析、护鸟装置研发应用、珍稀鸟类保护联合巡护和专业救助等,实现“鸟-线”共生。

  在物资循环利用方面,公司推动构建报废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设计并滚动修编《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细则》等制度,使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再挖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支撑政府开展生态环境监管方面,公司在多个省份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智慧监管系统。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探索电力数据应用,基于电力数据覆盖面广、实时性强等特性创建智慧环保用电监测平台。该平台可动态监测企业用电行为,通过算法模型自动研判并生成疑似违规生产的企业清单,助力政府部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戈壁滩的铁塔下种上了网格状的青草,江河重新成为鱼儿嬉戏的家园,青山绿水与铁塔银线相得益彰……在实施生态环保措施的同时,公司注重减少电网建设运维对生态系统的扰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湖北神农架林区地形复杂、林木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这里拥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地开展护林防火工作、保护神农架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公司因地制宜,采取移栽树木、搭建人工鸟巢、设置地下电缆等措施对物种进行保护。在神农顶金丝猴栖息地,当地供电企业实施配电线路入地改造工程,既避免了金丝猴等野生动物触电,又增强了该区域的供电保障能力,助力打造绿色“全电景区”。

  大美河山,万物皆灵。生物多样性让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深刻改变着中华大地。公司正持续加快建设环境友好电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电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雨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