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焦点新闻

南方电网打造数字电网关键载体 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23-10-10 12:11:44

  新型能源体系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近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报告(2021—2023)》。《报告》显示,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打造数字电网关键载体,探索以“两化协同”(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两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效推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南方五省区基本形成清洁电源供给格局。

  数字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五大特征的有效支撑

  作为连接电力行业上下游的纽带和平台,2019年,南方电网公司启动数字电网建设,探索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发展、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升级,为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实践表明,数字电网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以能源和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电力算力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贯通源网荷储全环节,是“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的关键载体,可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五大特征。

  支撑清洁低碳。通过对多种能源的实时感知、综合分析和在线决策,实现风光水火储互补、冷热气电联供,保障全天候有效供给,促进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消纳和终端能源消费低碳化。

  支撑安全充裕。在发电侧增强电源“可观、可测、可控”能力,在需求侧聚合海量可调节资源,在电网侧搭建云边融合智能调控体系,支撑电力充裕供给和系统安全运行。

  支撑经济高效。促进大电网与微电网,电网与车联网、冷热气等其他能源网络、工业互联网的柔性互联、融合发展,显著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效能和效率。

  支撑供需协同。立足全国生产力优化布局,实现清洁能源供应与电力需求高效匹配。分布式智能电网支撑形成小型能源生态单元,实现灵活互动和供需协同。

  支撑灵活智能。基于发、输、变、配、用等各环节全面数字化,支撑系统灵活调节潜力释放,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科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南网实践”

  在数字电网建设实践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自2023年起进一步探索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电网建设,协同全行业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推动能源清洁供应、绿色消费、技术变革、治理完善。

  为科学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南方电网公司远近结合制定“三阶段”发展路径,明确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电力碳排放强度、新能源电力渗透率等10项关键指标,系统实施6项重点任务。目前,南方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字电网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数字发、输、变、配、用电,强化智能调控,柔性构网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发展。全网995家新能源场站信息已全部接入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平台,自主研发“夸父”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预测系统。“十四五”以来,西电东送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超80%,有力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

  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陆上与海上并举,推动风电、光伏规模大幅提升,西南水电基地加快开发,沿海核电安全稳妥发展。2022年,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2%;今年,新增电源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其中新能源贡献度达九成。

  能源绿色消费生态成效显著。基本建成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开发上线“碳普惠”“穗碳”等服务产品。大力推进新电气化,助力南方五省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33%。建设电力需求响应平台、虚拟电厂等,各省区需求响应能力均超最大负荷的5%。

  电力市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在南方区域率先落地。“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跨省跨区交易电量5763亿千瓦时,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30.5%。首次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贵州绿色电力认购交易,绿色电力交易主体1300多家。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彰显。先进绿色发电、先进储能、电碳耦合等技术齐头并进,研制出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直流输电技术及重大装备技术实现新突破,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世界第一。电网数字化技术加快推进,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工艺流程可控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随着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的深入推进,到“十四五”末,南方电网将初步具备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推动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发电量占比达到55%,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健全。

  数据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16 版)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