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电网人物

守好电力系统网络安全——记“全国技术能手”魏卓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3-12-13 16:00:10  作者:张治林  陈元昊

  魏卓,山东济南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信息运检班员工。他聚焦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发了近10款实用工具,减少运维人员大量重复性工作;牵头组建“扬帆·起航”质量管理(QC)小组,带领小组成员开发了基于“人脸+短信”双重认证机制的公用计算机认证工具和一款分布式电源并网专用通信网关,两项成果分获山东省优秀QC成果奖和济南市QC成果奖。


魏卓在信息机房检查系统运行状态。何延海 摄

  12月11日,山东济南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信息运检班员工魏卓与同事讨论今年终端台账治理的工作计划。他们准备利用“i国网”APP上新开发的应用程序辅助开展这项工作,让员工扫码就能核对自己负责的在运终端的信息。

  自2020年进入济南供电公司工作以来,魏卓立足本职岗位,以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厚积薄发的奋进者”为目标,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始终坚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线,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保障。几年来,他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能手、山东电力行业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全力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机房设备运维、终端接入、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这些都是魏卓的日常工作。“如今,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持续提高,我的工作职责便是守护好企业的信息系统。”魏卓说。魏卓每年负责维护3000余台办公终端,梳理近百台服务器的台账信息,已累计记录了超20万字的工作和学习笔记。

  2021年9月,济南供电公司信息内网网管系统提示,调度大楼里的一台交换机连接中断。收到告警信息后,魏卓第一时间向信息运检班班长报告,并与同事前往现场处置。他先用网络运维专机检查了交换机,确认交换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配置均正常。随后,他又查看了交换机日志,发现交换机的上联口有多次中断和恢复提示,判断可能是上联的光纤跳线或光模块出了问题。仔细检查后,他和同事更换了上联的光模块,网络恢复正常。

  这是魏卓第一次参与网络故障的排除。在之后的两年里,他累计参与了50余次机房设备、信息系统的故障排除,全力保障济南供电公司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魏卓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主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专业知识。“维护网络安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把安全抓好,就必须把信息专业的全部知识学到手,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魏卓说。

  开发实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魏卓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帮助同事解决瓶颈问题。

  今年年初,信息运检班运维人员开展内网终端安全基线软件安装情况排查工作。他们需要在各个系统中逐个查询目标终端,判断终端是否完成了安全基线软件的安装。由于整个过程涉及的系统多、操作流程长、排查范围广,运维人员工作量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魏卓主动牵头,和同事一起梳理出排查时需要用到的系统和所涉及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设计了信息抓取、数据分析、流程自动化等三大模块,成功开发出基线软件安装情况检查小工具。

  基线软件安装情况检查小工具可在系统后台自动检查内网终端安全基线软件的安装情况。运维人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近3000台内网终端的安全性检查,并获取详细的统计数据。原本需要耗时10余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运维人员利用该工具仅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

  针对其他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的工作,魏卓带头开发了长期不在线终端清退小工具、终端信息查询小工具等近10款实用工具,帮助信息系统运维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2年,魏卓还与同事组建了“扬帆·起航”质量管理(QC)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开发出基于“人脸+短信”双重认证机制的公用计算机认证工具,提高了公用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针对普通5G通信网关难以适配分布式电源并网场景的情况,研制出一款通信时延低、适用范围广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专用通信网关。

  “扬帆·起航”QC小组获评2022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研发的两项成果分获山东省优秀QC成果奖和济南市QC成果奖。

  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

  近年来,济南供电公司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专业培训,鼓励员工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魏卓持续学习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业务知识,逐渐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2021年7月,魏卓参加了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个人二等奖,并获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技术能手。

  2022年8月,魏卓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来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的赛场,与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余家央企的精英同台竞技。该项比赛是全国一类职业技能大赛,难度极高,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要求2人在4小时内搭建一整套工业机器人加工平台。

  魏卓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备赛中,在300多个日夜模拟训练了400余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CL)会按照控制程序执行操作,实现工业机器人加工平台上机器人、相机等的联动。为了进一步提升编程效率,他将原有PCL的控制程序打破重组,把基础部分所需代码量由1300步压缩至800步以下,并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为了将竞赛现场光照变化对视觉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他尝试了多种方法,最终将视觉模块的颜色空间由常用的红绿蓝颜色模型迁移至鲁棒性更强的六角椎体模型。尽管每一次的细节改进只能加快十几秒平台搭建速度,但积少成多,最终魏卓和队友将工业机器人加工平台的搭建时间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

  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实操技能,魏卓从全国20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职工组一等奖。

  如今,魏卓已承担起济南供电公司数字化方面重点工作,积极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入职以来先后解决130余项业务问题,为济南供电公司数字化转型作出贡献。此外,他还作为信息专业兼职培训师,多次参与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向新员工分享自身经验,帮助新员工尽快提升业务能力。(记者 张治林 通讯员 陈元昊)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