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地市报道

桑叶沙沙响 荷包鼓起来 贵州毕节织金县龙井村的致富“新丝路”

南方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7-20 00:00:00

  吕荣和基地负责人在车间查看蚕的喂养情况。

  当地村民在车间里给蚕投喂桑叶。

  吕荣和村民查看蚕种孵化情况。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采摘桑叶后称重。

 

  芒种过后,桑叶更绿了。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茶店乡龙井村,漫山遍野的桑树更是长势喜人。在没过人头的桑树林里,村民朱仁飞熟练地采摘桑叶,不到2小时就摘了满满的四大背篓。

  “一背篓40斤左右,3毛钱一斤,现在差不多已经挣了50元钱,今天只要挣到一张百元票,我就回家了!”朱仁飞说,在摘桑叶的季节,仅摘桑叶,他每月都可以挣到3000元以上。

  朱仁飞通过务工获取劳务费的桑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是贵州电网公司毕节织金供电局猫场供电所副所长吕荣被组织派驻到龙井村任第一书记后组建的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不仅龙井村的86户贫困户依靠村里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脱贫摘帽,村里的376户人家、1655人更是依托合作社走上了致富“新丝路”。龙井村也在2019年成为了茶店乡23个村中率先脱贫的村。

  蚕宝宝“进村” 村民家门口把钱挣

  6月10日早上6点,简单的洗漱过后,彭启龙赶紧赶往桑蚕种养殖基地,因为他知道,2龄期的蚕宝宝已经“睡醒”,它们要吃东西。

  从家里到桑蚕种养殖基地,500米的距离,彭启龙只花了3分钟。筛石灰、拌桑叶,一阵忙活之后,直到蚕房里响起蚕食桑叶的沙沙声,彭启龙才赶回家里吃早餐。管好蚕宝宝的一日三餐,彭启龙每个月可以从合作社领取3000元的薪水。彭启龙细算了一下,过去近3年的时间里,通过帮合作社养蚕,他已经赚了10余万元。

  2018年,吕荣来到龙井村任第一书记,为了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吕荣一上任就到各地调研取经,最终根据龙井村山地丘陵资源丰富的实际,决定在龙井村发展桑蚕种养殖产业。2019年,合作社正式建成,为确保产业真正起到拉动发展的作用,合作社采取了“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多方合作的模式,使各方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发展桑蚕种养殖产业为村民提供桑园管护、桑叶采收等大量就业岗位,并使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蚕桑种植参加合作分红。

  “以前除了养猪养牛,要想挣钱就得外出打工。”蚕宝宝“进村”后,当时的贫困户彭启龙抓住了机会,学会了养育蚕宝宝的本领,成为了基地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仅靠养蚕就可以拿到月薪3000元的人。

  “我种桑树、采桑叶、割枝条、清理蚕房,什么都干,去年赚了5万多元。”村民孟艳说,像她一样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村民,一年的收入不菲。而于对曾经的贫困户,合作社更是给予了每户贫困户1.1万元的干股,每年参与分红收益。

  “2019年我们付出的劳务费是24万元,2020年是48万元,今年至今已经接近去年的数了,这意味着村里的乡亲今年会有一个更好的收成。”吕荣说,蚕食量最大时,龙井村的各个桑林地里都是摘桑叶的人,仅劳务一项,村里就有400余人受益。

  “我家每年以土地入股的12亩土地还可以分红到近5000元,所以现在的生活还算可以。”自从在村里的桑蚕种养殖合作社工作以来,彭启龙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不仅在2019年成功脱贫,还推掉了曾经不足50平米的小房子,修建了一座面积达150平米的二层小楼。如今,小楼前的花圃里,绣球花、月季、蔷薇正竞相开放。

  拓宽“新丝路” 奔向更好新生活

  “新房间、新设备不仅要会用,还要用好,让蚕宝宝在新家里住好不生病。”日前,随着机械设备的调试安装完毕,龙井村桑蚕种养殖二期工程正式投运,新一批的蚕宝宝也成功入住新居。龙井村村主任、桑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绍文对新基地工人进行了叮嘱。

  2019年年底,尝到桑蚕种养殖产业发展的甜头,龙井村委会向当地政府提出扶贫专项贷款申请,用于扩大桑蚕种养殖规模,经过考察,当地政府批准了贷款申请。

  “二期工程占地4700多平方米,包括生产配套设施9间,相当于在原有基础上规模扩大了一倍。”据潘绍文介绍,龙井村桑蚕种养殖二期工程建成后,该村不仅将在种养殖规模上翻倍,在种养殖装备上也会进行升级。“2020年,合作社产值达到了600万元,我们希望二期工程投运后,产值也能翻倍。”潘绍文说。

  “目前,蚕丝被加工设备已经开始招标了,往后我们的产业链会更加完备。”潘绍文希望产值翻倍能让乡亲们的收入也翻倍。

  “去年我们仅砍桑修枝就卖了65万元,所以我们的产业是有拓展空间的。”对下一步的发展,吕荣提出了围绕种桑养蚕发展配套农家乐,利用养蚕间歇期与食用菌企业联合种植食用菌,生产桑叶面条、桑叶茶、桑果酒的一系列计划。

  “去年我才养了5批蚕,赚了6000多元钱,所以今年我准备早点开始养,争取多赚点钱。”在合作社的养蚕项目做好做大,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基地还对村民开展养蚕技术指导,免费提供桑树,鼓励村民们自行创业。李艳就是在基地务工后,学习到了成熟的养蚕技术,便决定自己发展桑蚕养殖,李艳觉得今年自己应该能多养三、四批,收入能上万元。

  “今年的蚕茧价已经达到15元每公斤了,按目前的行情来看,最高应该可以达到20元每公斤。”吕荣说,每当听到蚕房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他就仿佛听到了乡亲们哗哗的数钱声,他希望蚕茧价格保持稳中向好,乡亲们的致富“新丝路”顺顺利利。

  文/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杨彬 通讯员 吴玉霞 程基 陈法芳 图/ 程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