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颗“匠心”

李征

工作岗位:冀北唐山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室副主任。

工作亮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河北省金牌工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美丽河北最美工匠、国家电网工匠、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拥有国家专利63项,在国家级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2018年,李征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提起李征,大家很自然地便将他与“技术达人”“创新能手”划上等号。出生于1978年的李征,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见证人、受益人,更是技术创新的代言人、践行人、助推人。

凭着钻劲,把技能练成“本能”

2001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征成为了一名变电运维值班员。言语不多的他,在这份常人看来枯燥寂寞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个春秋,凭着一股子钻劲,把技能练成了“本能”——他总能快速甄别缺陷,高效处理故障: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200多件,处理事故450多起,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4700多万元。这份耕耘了18年的“成绩单”至今仍在刷新。

在苦干的同时,李征心里清楚,工作中还需事半功倍地巧干。

220千伏南化变电站临海。2012年,李征在例行巡查中发现,鸟类排泄物容易造成设备污闪。尽管站里配有超声驱鸟设备,但鸟类没几天就适应了。

“机场采用的激光装置防控飞鸟,变电站也可以借鉴。”李征开始琢磨。查找资料后他发现,机场驱鸟器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变电站。他打算自己改造一台。

硬件设备东拼西凑还能买齐,可李征对软件程序一窍不通,买软件公司编好的程序又太贵。为了省钱,李征花1000多元报班学习编程,又自学了PLC、单片机。经过3个月努力,他研制出第一台成品——变电站激光自动驱鸟装置。

这个装置解决了传统驱鸟装置覆盖面小、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的问题,更加环保、高效。

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新装置的驱鸟效果是不错,可一到晚上,明晃晃的激光会对变电站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李征郑重地将新问题记在了小本上。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他跟这事“杠上了”,像是“走火入魔”一样,一有时间就捧着资料看。在解决了激光输出功率线性自动调节的难题之后,李征最终研制出可以根据环境光线改变输出功率的负反馈系统。

激光自动驱鸟装置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几年来,这个成果逐步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62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推广应用,累计避免因鸟类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165万元。

“创新是一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

2013年,以李征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唐山供电公司成立。这让他的干劲更足了。他说:“创新是一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

渐渐地,工作室一些课题做出了成果,成员们在大大小小的竞赛中崭露头角。例如,电力施工现场安全工器具软件管理系统、变电站纱窗自动除尘装置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和唐山供电公司“五小”创新创效成果奖一等奖。“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始声名远扬。5年过去,工作室已经吸引了不少跨单位、跨专业的人才。

如今,工作室的100多名正式成员中,有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的兄弟姐妹,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创客达人。在定期组织的创新活动日上,工作室成员总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获得思维上的共鸣。

从创新个体到培育人才链条,从“小发明”到“大特色”,从破解难题到助力发展,“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全面引入TRIZ创新理论,通过课题研究“手拉手”、攻关竞赛等形式搭舞台,摆擂台。工作室硕果盈枝,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58项,获得国家专利163项,发表论文182篇,创造经济效益、避免经济损失达8700多万元。

在日复一日的传帮带中,工作室逐渐成为高效的人才“孵化器”——2006年以来,与李征签订“师徒协议”的42人,现在都成为工区的业务骨干。其中,31人当上了地市供电公司级以上的技能专家。2017年,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为社会做一些更有益的事”

2018年,李征将目光投向了公益。“不管我们多么平凡,这一生都要为社会做一些更有益的事。”李征和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将创新工作向公益事业拓展延伸的计划,大家一拍即合。4月,以“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的国网冀北电力(唐山李征)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

业余时间,李征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等,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为客户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一次调研中,李征偶然听说沙流河镇果树种植户抱怨因鸟类影响造成果树减产。李征立刻想到了自己研制的激光驱鸟器。回到工作室,他和团队立即行动,改造变电站激光驱鸟器,研发农作物、果树驱鸟器。装置应用后,为果树种植户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

随后,李征和团队又持续发力,自费研制了能够有效减轻农民劳作负担的“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及远程控制装置”“温室大棚风扇变频驱鼠器”以及能够提升公众出行安全的“地道桥积水智能监测及报警装置”“路灯漏电报警装置”等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应用后均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匠心即我心”,李征的座右铭简短而有力。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上,他将继续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关键词: 区块链, 河北电力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他有一颗“匠心”

作者:郁茹剑  发布时间:2018-12-12   来源:电力网

李征

工作岗位:冀北唐山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室副主任。

工作亮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河北省金牌工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美丽河北最美工匠、国家电网工匠、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拥有国家专利63项,在国家级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2018年,李征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提起李征,大家很自然地便将他与“技术达人”“创新能手”划上等号。出生于1978年的李征,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见证人、受益人,更是技术创新的代言人、践行人、助推人。

凭着钻劲,把技能练成“本能”

2001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征成为了一名变电运维值班员。言语不多的他,在这份常人看来枯燥寂寞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个春秋,凭着一股子钻劲,把技能练成了“本能”——他总能快速甄别缺陷,高效处理故障: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200多件,处理事故450多起,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4700多万元。这份耕耘了18年的“成绩单”至今仍在刷新。

在苦干的同时,李征心里清楚,工作中还需事半功倍地巧干。

220千伏南化变电站临海。2012年,李征在例行巡查中发现,鸟类排泄物容易造成设备污闪。尽管站里配有超声驱鸟设备,但鸟类没几天就适应了。

“机场采用的激光装置防控飞鸟,变电站也可以借鉴。”李征开始琢磨。查找资料后他发现,机场驱鸟器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变电站。他打算自己改造一台。

硬件设备东拼西凑还能买齐,可李征对软件程序一窍不通,买软件公司编好的程序又太贵。为了省钱,李征花1000多元报班学习编程,又自学了PLC、单片机。经过3个月努力,他研制出第一台成品——变电站激光自动驱鸟装置。

这个装置解决了传统驱鸟装置覆盖面小、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的问题,更加环保、高效。

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新装置的驱鸟效果是不错,可一到晚上,明晃晃的激光会对变电站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李征郑重地将新问题记在了小本上。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他跟这事“杠上了”,像是“走火入魔”一样,一有时间就捧着资料看。在解决了激光输出功率线性自动调节的难题之后,李征最终研制出可以根据环境光线改变输出功率的负反馈系统。

激光自动驱鸟装置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几年来,这个成果逐步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62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推广应用,累计避免因鸟类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165万元。

“创新是一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

2013年,以李征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唐山供电公司成立。这让他的干劲更足了。他说:“创新是一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

渐渐地,工作室一些课题做出了成果,成员们在大大小小的竞赛中崭露头角。例如,电力施工现场安全工器具软件管理系统、变电站纱窗自动除尘装置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和唐山供电公司“五小”创新创效成果奖一等奖。“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始声名远扬。5年过去,工作室已经吸引了不少跨单位、跨专业的人才。

如今,工作室的100多名正式成员中,有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的兄弟姐妹,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创客达人。在定期组织的创新活动日上,工作室成员总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获得思维上的共鸣。

从创新个体到培育人才链条,从“小发明”到“大特色”,从破解难题到助力发展,“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全面引入TRIZ创新理论,通过课题研究“手拉手”、攻关竞赛等形式搭舞台,摆擂台。工作室硕果盈枝,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58项,获得国家专利163项,发表论文182篇,创造经济效益、避免经济损失达8700多万元。

在日复一日的传帮带中,工作室逐渐成为高效的人才“孵化器”——2006年以来,与李征签订“师徒协议”的42人,现在都成为工区的业务骨干。其中,31人当上了地市供电公司级以上的技能专家。2017年,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为社会做一些更有益的事”

2018年,李征将目光投向了公益。“不管我们多么平凡,这一生都要为社会做一些更有益的事。”李征和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将创新工作向公益事业拓展延伸的计划,大家一拍即合。4月,以“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的国网冀北电力(唐山李征)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

业余时间,李征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等,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为客户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一次调研中,李征偶然听说沙流河镇果树种植户抱怨因鸟类影响造成果树减产。李征立刻想到了自己研制的激光驱鸟器。回到工作室,他和团队立即行动,改造变电站激光驱鸟器,研发农作物、果树驱鸟器。装置应用后,为果树种植户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

随后,李征和团队又持续发力,自费研制了能够有效减轻农民劳作负担的“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及远程控制装置”“温室大棚风扇变频驱鼠器”以及能够提升公众出行安全的“地道桥积水智能监测及报警装置”“路灯漏电报警装置”等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应用后均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匠心即我心”,李征的座右铭简短而有力。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上,他将继续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关键词:电力, 河北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