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安全生产风险体系建设,广东电网公司两家供电局获“五钻”

发布时间:2017-07-19   来源:中国电力网

 

  穿好工作服,拿好安全工器具,紧急赶往抢修现场。  (孙嘉彪 摄)

  7月13日,佛山供电局工作人员顶着高温开展带电作业。 (耿爱伦 摄)

  6月13日,南方电网公司公布了2017年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风体系”)审核新增的钻级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中山供电局获得了体系“五钻”评级认证,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获得“五钻”认证的单位。

  这已经是广东电网公司开展安风体系建设的第十个年头了。“五钻”无疑是对其成绩的一种极大认可,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与教训。十年的历练,让员工们慢慢明白,安风体系究竟意味着什么。

  安风体系以及星钻评级都是舶来品。并且,这个舶来品还是抽象的东西。它只是告诉你,安全风险就像冰山,潜藏在水面以下看不到的部分,远比水面上看得到的要大得多,却并没有告诉你如何才能发现暗冰山的具体做法。

  融入本土,化虚为实,让暗冰山完完全全地浮出水面,是广东电网公司努力攻克的难题。

  引入

  “看不懂的天书”

  安风体系源自南非,称为NOSA五星安健环系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适用范围较广,如电力、机械制造、矿山、捕鱼等行业。

  有资料显示,到2015年,全球已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公司采用了该系统。广州蓄能水电厂从1995年开始引进NOSA系统,2004年达到五星级水平,成为国内第一家达到五星级水平的水电厂,并取得了连续十年无工时损失的记录。

  NOSA的精髓是系统化、标准化管理,真正体现工程安全中的“预防为主”方针,而不仅是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事后“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这种预防为主的思路,可以说跟我国整体安全生产防控方针是高度一致的。”广东电网公司安监部主任王德兴仍能回忆起2005年赴南非考察学习NOSA系统时的情景。由于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随之而来的是采矿业中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突出,当地人在日积月累中总结提升,逐步形成了这套安风体系理论。

  考察结束回国后,南方电网公司开始探讨将安风体系引入工作中。2007年,南网成为全国首家引进安风体系的电力企业。“我们觉得,引进这套理论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应该能收到好的效果,毕竟有广蓄电厂的先例在嘛。关键是怎么针对我们电力行业的特点来有效应用。”王德兴说。

  但现实的情况并不那么如人愿。2007年10月,根据体系编制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广应用,成为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然而,面对教材,很多一线员工惊呼这完全是一本“天书”!

  “感觉这里面的东西,说了跟没说一样,大多是我们会干而且正在干的事。”“真正需要的操作要求、步骤什么的却没有。比如检查屏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用什么工具,一概没说。”一线员工们如此表示。

  记者翻阅“教材”发现,里面提到的基本都是宏观层面,并未涉及具体作业方法。譬如,在安全生产方针制定的规范要求这一章节,表述为:制定的方针应体现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承诺,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

  “安风体系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它只能抽象地归纳总结,不可能把具体的操作放进去。所以,看起来的确有些虚。”佛山供电局安监部主任林峻说。

  内化

  写我所做 做我所写

  虚的体系,需要变成实、可操作的管理细则。

  “两书”成为化虚为实的载体。广东电网公司将体系与一体化制度、作业标准有机融合,基层员工只需执行制度和作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思想、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及规范要求也同时自然得到落地。

  “这是一个‘化’的过程。”王德兴主任表示,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出发,将体系与业务进行融合,最终达到“把所有的工作都只做成一件事”的效果。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推行体系建设的初期,包括佛山、中山供电局在内的诸多单位,均出现过“两张皮”的情况,即“写一套,做一套”。

  佛山南海供电局里水供电所基建部副主任张拔艳还记得,虽然明确“两书”,但早期做基建项目施工,大家仍然将其束之高阁,先做事,等到工作完成之后再填表格;后来不同了,大家都拿着表格,一项项到工程现场对照,哪一项完成了就打个勾。“为什么有转变呢?因为大家认识到这个表确实是有作用的。”他补充说,“你老看着这些风险表,时间久了,就形成条件反射。一到这时候,脑子里就冒出该注意那一条的念头了。”

  中山供电局也帮助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该局推出了“人人自觉、人人自愿、人人自主”的特色安全管理模式,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安全的主体,不断反思自己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责任,辨识自身的安全风险并进行管控。该局同时采取激励措施,对主动发现和提出安全隐患,参与安全风险管控改进的员工,每月评选体系建设“贡献奖”,营造了员工自主管理的安全氛围。

  那么,在引入安风体系之前,员工们的职责作业并未发生变化。前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之前的做法是自觉不自觉的,没有形成规范与标准,从而难以全面、彻底发现并消除风险。现在不一样了,‘两书’对于各项作业有明确的规范。完全是‘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了。”林峻说。

  “做成一件事”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在项目查评阶段,这些表格都是有力的证明。一次,国外专家到佛山一工程项目现场作查评,专家问现场员工,“负责人有没有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学习培训?”员工们立即将这些填满风险选项的表格摆到专家面前,专家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当然,既然“写与做”统一,从解决问题出发,那么在有些地方不存在的问题,表单也就自然将无关风险选项剔除。“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怕麻烦’。”王德兴说。

  2009—2014年,佛山供电局开展了4次安风体系建设外审,得分分别是69、75、83、92分,达到四钻四星水平,距离“五钻”只差3分。“到了这水平,就肯定想拿‘五钻’。毕竟,它代表着全网供电企业中安风体系建设的最高水平。”林峻说。

  完善

  星钻评级的规范与科学

  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鉴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南方电网各二级单位的安风体系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

  广东电网公司定下2016年实现“三个转变”,这是使体系行业化、本地化的一个重要工作,同时明确了方向、目标,为实现供电单位“五钻”评级“零的突破”发起最后的冲刺。

  首先是转变了体系审核制度,把“集中审核”评价改成“集中审核+日常评价”,促进体系审核与专业评价、日常管理有机统一。“这么做一方面加入日常评价,能更好反映正常水平,就像高考改革加入平时测验成绩一样;另一方面则有效防止申报单位临时抱佛脚,集中应对整理资料。”王德兴解释说。

  其次,星钻级动态化,由只升不降变为可升可降。这是安风体系建设常态化的必然选择。这意味着,即便拿到了“五钻”,一旦后续出现问题,仍旧可能被降级。

  最后,管理模式由单一部门变为多部门专业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变直接体现到评审打分上,包括设备、系统等13个专业分别按照专业管理标准或工作标准进行打分评价,更加体现公平公正。

  转变期的“铁腕治军”,让很多单位尝到了痛苦的滋味,同时也让它们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历练。“评星钻,有很多硬指标,比如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肯定就要降星甚至降钻。”佛山供电局设备管理部变电运行专责黄健洪对规定记忆犹新。在广东电网公司二级供电企业中,就曾出现过因重大安全事故被降钻的情况。

  完成华丽转变,广东电网公司2017年安风体系建设目标圆满达成:审核单位从22家扩大至25家,除了佛山、中山供电局取得“五钻”认证外,另有8家单位达到“四钻”水平。

  升华

  “五钻”远不是终点

  “安风体系建设搞了这么多年,最深的体会还是这个东西真正地融入脑海里了。”500千伏佛山顺德变电站值班员罗志远深有感触地说。在巡线过程中,他习惯性拿着表格,一项项勾风险点:屏柜检查时,注意哪些端子不能触碰;室外草地作业时常有红火蚁出没,要小心被咬伤……

  而走进中山供电局物流中心,一排排货架上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各类物资,上面清晰地贴有不同颜色的标识,墙上贴着搬运货物风险提示,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开着叉车运送物资。安全专责杨晶说:“货物的属性是什么,怎么搬,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这些都贴得清清楚楚。”中山供电局将风险评估贯穿于仓储各环节,并将评估结果有效应用在现场可视化、管理作业标准修编等各方面,打造风险点全控制的仓储精益化管理。

  拿到“五钻”,员工们很开心、很激动。但他们的工作与之前任何一天似乎并无不同。他们已经习惯,每天面对着表单一项项打勾,即便这些风险经历重复过千百次,也不敢有任何麻痹大意。因为,安全无小事。而且,从星级上看,佛山、中山供电局都是五钻一星,还有提升空间。

  王德兴主任认为,广东电网公司仍然处于“以制度约束为主、文化影响为辅”的“相对低的层级”管理阶段。他希望有一天,文化管理能逐步提升成为主导,这需要很多因素共同所用的结果:如员工具备良好的习惯与技能,区域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等等。“所有人都自觉践行安风理念,不需要更多的约束管理,‘群龙无首’才是最高境界。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是本质安全企业。”

  从这种意义上看,“五钻”,还远不是终点。

      关键词: 广东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