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概念热”下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6-10-2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仿佛在一夜之间,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从闻所未闻到家喻户晓。尤其伴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提出,和《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能源互联网一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如今,百度一下“能源互联网”这一关键词,相关文章和理论研究铺天盖地,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毋庸置疑的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确会给能源行业带来许多积极的作用,例如,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能和用能方式;创造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商机,等等。另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极为紧迫的当下,能源互联网的意义还不仅止步于远距离输送清洁能源,它还对形成具有全球统一标准的碳减排体系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新鲜词儿,能源互联网至今在概念上还存在分歧,目前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定义。借用某些专家的观点,能源互联网这个名词虽然借鉴了互联网的部分理念,但对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和理念的应用前景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分析。现有概念强调了不同侧面,相比理想的能源互联网概念,还存在差距。

  也许,你可以说,这些概念研究上的薄弱因素并不妨碍能源互联网的前进步伐,但是在这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由能源互联网所推动的能源革命,其到来的速度到底能有多快,其影响程度能达到何种深远的地步,即便是穷尽你我的想象力,也难以预估。面对新的变革和潮流,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还得冷静下来思考它们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实际问题。

  对于高效、低碳、安全及可持续的能源革命目标,可以看到的是,能源互联网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低碳两大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能源互联网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地建立起来。依照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里夫金的观点,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将全球的电力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使亿万人能够在家中、办公室、工厂生产可再生能源并与他人分享。但西南电力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吴安平最近撰文对其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界限、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的能源共享网络,也没有不受约束可以在任何范围内自由传输的能源。但如果仅在一个局部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智能化协同调度管理,实现里夫金的构想则是可能的”。

  并且,在将互联网思想引入能源产业后,能源互联网所带来的就不仅仅是针对能源技术的变革,而更是针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能源消费与生活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大的变革往往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有挑战。从政府角度看,由于能源互联网是新能源技术、ICT(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存在技术、安全、标准等问题,还需要协调消费者、发电企业、电网、售电企业、政府等相关方的利益。我们在看到其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是否也要看到其暗藏或潜在的风险?可想而知,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能源市场供应主体大量增加,交易方式更加多元,政府对其监管必将会日益困难。另外,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持续性、稳定性较差,如何将之转化为稳定性强、波动性不大的能源也是一大难题。

      关键词: 能源互联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