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秘书处负责人李超: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闯出“深圳作为”

深圳商报发布时间:2024-04-03 09:09:50  作者:王海荣

  “全球掀起的这一波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风潮将催生深圳万亿级的新型储能产业。”日前,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秘书处负责人李超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 深圳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拓展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闯出“深圳作为”。

  深圳新型储能产业长板与短板并存

  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李超认为,深圳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备突出优势。

  作为我国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代表,深圳拥有优良的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先后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推进超充之城、光储充放一张网、虚拟电厂管理平台3.0、低空经济、车网互动、移动储能等示范项目。通过设立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储能产业基金,与深圳市储能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协同,加大对核心企业和项目投资力度。

  据统计,深圳从事储能相关经营业务的企业约7000家,涌现了比亚迪(002594)、华为数字能源、欣旺达(300207)、奥特迅(002227)、华宝新能(301327)、正浩创新、科陆、盛弘、贝特瑞、德方纳米(300769)、星源材质(300568)、新宙邦(300037)、格林美(002340)等代表企业,在电池材料、电芯模组、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拥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深圳地区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约占全国的27%,便携式储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份额。

  强大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化能力为深圳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其中,深圳主导或积极参与储能领域的国际标准达到15项,国家标准超过140项,支持新型储能相关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逾50项。

  李超坦言,深圳在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亟需补齐的短板。一方面,高端自动化生产装备及高精尖检测设备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原材料采购价格较高。另一方面,受制于国际政治环境等多方因素,相关新型储能市场波动性较大。此外,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仍然有限,产业发展的专业园区较少,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短期内高素质综合人才依然较为紧缺,难以匹配快速发展的市场规模。

  “强链”“延链”重点发力这些方向

  目前,深圳在夯实新型储能产业链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提前在锂矿资源国和原材料产地布局合作,掌握核心矿产和原材料的定价权。积极拓展储能设备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推动储能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

  李超指出,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在“强链”上,要加强在储能材料、储能系统控制、能量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设备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的标准化水平。

  在“延链”上,深入挖掘储能设备在智能家居、可再生能源接入等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加强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深圳储能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产业协同创新力促行业提质增效

  新型储能是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关键,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式需要重构。新能源汽车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这些都为新型储能产业创造了新机遇。

  李超建议,深圳要深入打造政策洼地,不断吸引全球创新资源聚集。通过建设国家和省部级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吸引港澳地区的创新主体,促进国际化合作。同时,通过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互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

  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去年6月成立的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协会就是其中之一。

  李超介绍,协会已牵头成立“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超级智囊团”,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与此同时,建立检测分析、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制定、技术孵化转移等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共性技术研发成本,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李超透露,协会正积极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和急需标准的制定,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探索建设国家级标准验证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等技术研发与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构建保障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

  来源: 深圳商报 记者 王海荣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