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苗乡的美好生活——彭水供电公司农网升级改造40年改革发展变迁侧记

  “感谢供电公司支持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现在的电力服务好了,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兴旺,40年前的新式村没有电,温饱都成问题,如今,电给我们村带来了致富希望,乡村旅游发展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都摘掉了穷帽,过上了幸福生活,年均收入达到10万余元.......”,9月9日,彭水县鞍子镇新式村村民尹叶华先生感慨地告诉笔者说。

  从煤油灯到电灯的蜕变

  新式村位于鞍子镇,全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座落在大山深处。“由于高山路陡,交通不便,我们世代只能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过去我们村民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人们都称我们这里的村民为穷苗仔......”年近89岁的村民罗万六回忆起40年前的贫困生活,记忆犹新地说。

  因为村里不通电,我们以种地玉米为主,只能靠天吃饭。遇上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庄稼没有收成,温饱都成问题。那时候家里没有电灯,每当到了夜晚,只能靠煤油灯照明,鼻子满是油烟,脸熏得发黑,家家户户很早便关门睡觉,村民罗万六说。

  2004年,党中央改革春风刮遍大江南北,贫困落后的新新式村也搭上了“村村通电”改革列车,新式村村民们听说村里要通电,纷纷集资买线架设电杆,个个劲头十足,都纷纷砍伐大树,作为电杆器材,把电线架到了村口。

  由于新式村位于大山深处,立杆架线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当年电杆、导线横担和悬垂等都是靠我们村民用肩扛到山上的,尽管高山密林中没有路,但村里男女老少都出力,和电力员工一道,硬是把电杆从高山上立了起来,并架上了导线,安装了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当年年底,新式村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民们用上了电灯,告别了煤油灯时代....”村民罗成国说。

  从电力不足到电力充足的转变

  尽管通上了电,但由于木质电杆,安全隐患多,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停电,村里虽然有了黑白电视机,因电力不足,电视闪雪花,无法启用,成了家里的摆设。

  “过去我们村里电线到处是蜘蛛网,安全用电隐患多,电网薄弱,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雷雨就会停电,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想过亮堂年,把瓦数小的灯泡换成了瓦数大的,但因变压器容量不足,过负荷就会跳闸停电,我经常挨家挨户发节约用电传单,要求村民节约用电,早点熄灯睡觉......”罗万林台区经理说。

  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题,满足农村民用电需求。2004年以来,随着一、二期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公司先后对该村实施了3次配网改造,采取增容变压器容量、缩小供电半径,线路升级改造、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有力措施,共新建10千伏线路120米,新建0.4千伏线路1000米,新增、增容台变3台,容量715千伏安,解决农村低电压和供电卡脖子问题,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结构,有效提高了供电质量,彻底告别了低电压问题,让村民用上了舒心电。

  从贫困苗寨到美丽乡村的改变

  2008年以后,随着彭水县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新式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天然怪石地貌优势及浓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相继开发了“石磨盘、罗家坨苗寨、爱情天梯”等乡村旅游景区,拉动了农家乐的蓬勃发展,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创业,办起了农家乐,有效促进了该村旅游经济增长,使该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达到了1.5万元。

  电力有了保障,家家户户都购买了电磁炉、电饭煲、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每个餐室里都装上了空调,从前,烧柴煮饭花时又费力,现在用电饭煲煮饭又方便又便宜,自从有了空调,客人在清凉的环境中吃饭感觉舒坦.....”罗万木高兴地说。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该村村民们手里有了钱,纷纷改善人居环境,把原来破旧不堪的木质瓦房进行翻新改造,都建起了崭新的红墙绿瓦吊脚楼,如今,一座座美丽的农家小院在青山绿林中格外醒目,焕发着蓬勃生机,悠扬婉转的苗歌,在大山里回荡,原来苗寨贫穷落后的形象已然消失在远逝的流年中。

关键词: 区块链, 彭水供电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贫困苗乡的美好生活——彭水供电公司农网升级改造40年改革发展变迁侧记

作者:​曾宪芳  发布时间:2018-09-18   来源:中国电力网

  “感谢供电公司支持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现在的电力服务好了,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兴旺,40年前的新式村没有电,温饱都成问题,如今,电给我们村带来了致富希望,乡村旅游发展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都摘掉了穷帽,过上了幸福生活,年均收入达到10万余元.......”,9月9日,彭水县鞍子镇新式村村民尹叶华先生感慨地告诉笔者说。

  从煤油灯到电灯的蜕变

  新式村位于鞍子镇,全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座落在大山深处。“由于高山路陡,交通不便,我们世代只能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过去我们村民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人们都称我们这里的村民为穷苗仔......”年近89岁的村民罗万六回忆起40年前的贫困生活,记忆犹新地说。

  因为村里不通电,我们以种地玉米为主,只能靠天吃饭。遇上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庄稼没有收成,温饱都成问题。那时候家里没有电灯,每当到了夜晚,只能靠煤油灯照明,鼻子满是油烟,脸熏得发黑,家家户户很早便关门睡觉,村民罗万六说。

  2004年,党中央改革春风刮遍大江南北,贫困落后的新新式村也搭上了“村村通电”改革列车,新式村村民们听说村里要通电,纷纷集资买线架设电杆,个个劲头十足,都纷纷砍伐大树,作为电杆器材,把电线架到了村口。

  由于新式村位于大山深处,立杆架线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当年电杆、导线横担和悬垂等都是靠我们村民用肩扛到山上的,尽管高山密林中没有路,但村里男女老少都出力,和电力员工一道,硬是把电杆从高山上立了起来,并架上了导线,安装了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当年年底,新式村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民们用上了电灯,告别了煤油灯时代....”村民罗成国说。

  从电力不足到电力充足的转变

  尽管通上了电,但由于木质电杆,安全隐患多,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停电,村里虽然有了黑白电视机,因电力不足,电视闪雪花,无法启用,成了家里的摆设。

  “过去我们村里电线到处是蜘蛛网,安全用电隐患多,电网薄弱,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雷雨就会停电,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想过亮堂年,把瓦数小的灯泡换成了瓦数大的,但因变压器容量不足,过负荷就会跳闸停电,我经常挨家挨户发节约用电传单,要求村民节约用电,早点熄灯睡觉......”罗万林台区经理说。

  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题,满足农村民用电需求。2004年以来,随着一、二期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公司先后对该村实施了3次配网改造,采取增容变压器容量、缩小供电半径,线路升级改造、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有力措施,共新建10千伏线路120米,新建0.4千伏线路1000米,新增、增容台变3台,容量715千伏安,解决农村低电压和供电卡脖子问题,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结构,有效提高了供电质量,彻底告别了低电压问题,让村民用上了舒心电。

  从贫困苗寨到美丽乡村的改变

  2008年以后,随着彭水县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新式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天然怪石地貌优势及浓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相继开发了“石磨盘、罗家坨苗寨、爱情天梯”等乡村旅游景区,拉动了农家乐的蓬勃发展,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创业,办起了农家乐,有效促进了该村旅游经济增长,使该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达到了1.5万元。

  电力有了保障,家家户户都购买了电磁炉、电饭煲、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每个餐室里都装上了空调,从前,烧柴煮饭花时又费力,现在用电饭煲煮饭又方便又便宜,自从有了空调,客人在清凉的环境中吃饭感觉舒坦.....”罗万木高兴地说。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该村村民们手里有了钱,纷纷改善人居环境,把原来破旧不堪的木质瓦房进行翻新改造,都建起了崭新的红墙绿瓦吊脚楼,如今,一座座美丽的农家小院在青山绿林中格外醒目,焕发着蓬勃生机,悠扬婉转的苗歌,在大山里回荡,原来苗寨贫穷落后的形象已然消失在远逝的流年中。

      关键词:区块链, 彭水供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