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铁汉柔情”

发布时间:2016-12-24   来源:中国电力网

  

  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商洛市丹凤县境内,有个寺坪供电所。供电所里有14条汉子,他们把辖区74个配电台区当做哨位,把180平方公里的的供电辖区当做战场,他们克服山高路陡、毒蜂肆虐等重重困难,为山里6411户群众守护着光明和希望。
  多年来,寺坪供电所先后获得了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优秀供电所”、“标杆供电所”,陕西省质量监督协会“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多项荣誉。累计五年没有一起客户投诉,客户服务满意率100%,日前,该所还以高分通过国网公司“五星级供电所创建”验收。
  他们有句口头禅:“轻伤不下火线”
  寺坪镇油坊村五组至今不通车,骑两个小时摩托车到村外后,还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进村。包村电工李录军介绍说,如今村子里的人大多已经搬迁出去,只剩下一户80多岁的曹田娃夫妇。李录军说,老俩口每月电费只有三四元钱,多的时候也才是七八元,骑摩托车跑一个来回油费也得十几元钱,耗费一天时间。但是虽然只有一户用户,但是线路一样得维护,电费一样得每月上门收缴。这既是职责所系,也是对山里群众“你用电 我用心”的庄严承诺。
  营销组长张志有说,寺坪供电所承担着为辖区16个村子,6411户用户供电的任务,供电面积180平方公里,管辖配电台区74个,维护0.4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256千米。14名员工,平均每人维护12.8平方公里面积,18.2千米长的线路。这在川区,应该不是太难,而放在山大沟深的秦岭深处,有的时候翻一座山就需要几个小时,而山那边可能就只有一两个用户。
  所长徐灵军说,在沟深林密的大山里巡线、检修,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几乎每名员工都有被蛇咬过,毒蜂蜇过,被野猪撵过,骑摩托摔过的经历。14年8月份,员工杨锋军在巡线过程中遭到人头蜂攻击,头部被蜇了3口,后来被路过的群众紧急送到镇卫生院才抢救过来。2016年9月,员工李录军、朱邦贵在工作中双双被毒蜂蜇伤,当时正是创建“五星级供电所”关键时期,他俩嘴里塞下一把止痛片,又精神抖擞的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12月12日,员工石建华到台区抄表,由于山里冷,积雪成冰久不化,在骑摩托车的路上摔得左腿淤青,第二天,他又拄着拐杖走进了台区……他说:“所里平均每个人管着500多用户,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一个人倒下了,所里整体工作就要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寺坪供电所有有句口头禅就是‘轻伤不下火线’。”
  他们有个心愿:让孤寡留守老人过上幸福晚年
  12月21日,寺坪供电所员工张志有、李录军、代朝民再次来到龙嘴村“五保户”彭书民家里,帮助他检修山家中线路和山茱萸脱粒机。彭书民高兴地说,这两天又摘了些山茱萸回来卖,脱粒时才发现机器出了问题,才要打电话找你们帮忙,你们就上门了。张志有介绍说,彭书文今年70岁,本来有一个完整幸福家庭,就因十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他儿子的生命,留下一个孙女,儿媳妇远走他乡,老伴因脑出血离世,让这个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他现在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就是他的命根子,今年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名牌高校,所里帮忙筹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大学校园,同时还定期看望彭书文,解决生活难题。
  打开寺坪供电所“特殊客户台账”,所长徐灵军对台账上的80名需要照顾的“特殊客户”如数家珍:家住油坊村五组的曹田娃夫妇今年80多岁,儿女都在外地生活,很少回家;龙嘴村彭书文今年70岁,和上大学的孙女相依为民,平时靠打零工和山货为生,还需要供养孙女上大学;银洞村“五保户”叶省娃,63岁,无儿无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身体多病,需重点关注……
  徐灵军介绍说,由于大山里生活条件恶劣,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在山外定居。为了帮助孤寡、留守老人,所里建立起孤寡留守老人帮扶台账,将片区的80多位孤寡和困难留守老人分到每个员工的名下,留下联系电话,常年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让每名孤寡留老人都过上幸福的晚年。同时,所里还定期走访“五保户”、“敬老院”、“中小学”,检查维护客户下户线、电表出线、线路,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公布台区负责人联系电话,及时解决特殊客户用电困难。
  东沟村60岁的尹书雁,一辈子没有成过家,靠国家低保生活,日子过得恓惶,也用不起电,干脆就拔了电线。员工张志有自掏腰包为他家里重新布设了电线,安装了电灯,还帮他买了鸡苗。如今的尹书雁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养的鸡今年光蛋就卖了2000多元钱。他逢人就说:“是供电所的师傅给了我第二条命,我要好好过日子,不辜负他们的帮助。”
   他们有个庄严承诺:为山里百姓守护好光明和温暖
  12月21日中午,深山里的寺坪镇寒风萧瑟,寒气像利刃穿过毛衣直往人身体里扎。信步走进龙嘴村彭书友家,一股春天般的温暖扑面而来。他一家人正围着电暖气取暖喝茶,品尝着栗子、核桃、花生等山货。今年57岁的彭书友和老伴在外打了三十多年工,前两年花了30多万元在老宅基地上翻建了五间两层的小洋楼,添置了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等电器,在外漂泊了多年的彭书友和老伴回到家乡养老。
  “现在村子里电力保障充足,电力服务到位,我们现在洗衣服有洗衣机、储藏食物有冰箱,冷了有电暖器,热了有电风扇,做饭有电饭锅,全部都是电器化,一按按钮就行了。现在咱农村人的日子不比城里人差,生活比蜜甜。”彭书友高兴地说。
  赵塬村56岁的的刘书民是村子里的“能人”,80年代开始做豆腐、豆芽,还用做豆腐的豆渣养了几头猪,山上还种着山茱萸和庄稼,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说起初做豆腐的那几年,刘书友现在想起来都苦不堪言。那时候还没有通电,磨豆腐需要用拐磨,每次做20斤黄豆需要磨三四个小时,做一窝豆腐下来需要大半天,还累得腰酸背疼。89年山里通电以后,刘书民第一次时间买了电磨子,磨一次20斤的豆子只要半个多小时,但是由于电压不稳,烧坏电机、电压带不动的事情常有发生。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电网多次的农网改造,电压越来越足,但是在用电高峰的时期,还是感觉有些不够用。去年11月,村子里通了动力电后,刘书民第一时间向供电所申请了动力电。三天后,供电所的同志就把动力电接到刘书民的家中。
  刘书民说,现在,他扩大了规模,每天做两窝豆腐,磨40斤黄豆只要15分钟。而且,他购买了带有自动控水、控温的豆芽机后,豆芽从制作到上市只要三天时间,而在以前,至少需要八九天时间才能上市。“以前做一窝豆腐要把一家人一整天的精力,庄稼顾不上,家务也做不了。现在电力保障充足,电力服务优质高效,大大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在,我除了做豆腐、豆腐,还养猪、养牛,做农产品加工,日子越来越好。”刘书民高兴地说。
  去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把寺沟村张荣芳养鸡场里的电线压断了,当时鸡场里有两万多只鸡,还孵化着9千多只鸡苗。如果不赶紧把线路接通,恢复供暖,鸡场要损失上百万元。当时是凌晨两点多,情急之下,张荣芳拔通了供电所的抢修电话。十几分钟后,供电所的员工李录军骑着摩托车赶到,帮他抢通了线路。张荣芳感动地说:“要不是供电所同志的帮忙,我就再起翻不起身啦。”李录军说,当时接到电话是凌晨两点多钟,路面积雪有一尺多厚,当时他也没有考虑太多,只想着紧急抢通线路,为群众挽救损失。路上摩托滑倒多少次,摔了多少跤,他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回来后,浑身湿透,身上多处摔得淤青。
  寺坪镇是陕西有名的山茱萸主产地,而龙王坪村的谢长军家里有三四千棵山茱萸,是当地的大户,说起电力服务,他也是连竖大拇指。谢长军说,镇子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的有山茱萸,每年9到11月是集中成熟期,采下的果子如果不尽快脱皮,就会腐烂变质。而早些年电力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人工脱皮,特别的慢,山茱萸采回来后加工不出来,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掉。随着电力的发展,如今种有山茱萸的家庭都购买了脱皮机,摘回来的山茱萸倒进脱皮机,几分钟后就能脱出来,再也不用担心会烂掉。每年到山茱萸采摘加工的季节,供电所的员工都挨家挨户检修线路,询问用电需求。
  寺坪供电所营销组长张志有今年56岁了,他是所里的老员工,见证了寺坪镇从1989年10月首次通电,再到国家电网的电源进入了深山,经历了多次农网改造。他说,91年的时候,整个镇子用电量才有8000多度,历经20多年的发展,2015年,寺坪镇用电量达到220万度。“不管时事如何变迁,我们都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的秉承着‘你用电 我用心’的宗旨,竭尽所能为深山里的群众守卫光明、守护希望。”(王世华)

      关键词: 寺坪供电所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